绩效考核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关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这份报告不仅是面向社会的公开信息,更是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有力见证。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希望。自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启动以来,其“指挥棒”作用逐渐显现,有效推动了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迈进。
绩效考核已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磁针石”。从2019年开始,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逐渐完善,构建了国家、省、医院三级考核体系。四年间,参评的三级公立医院数量逐年上升,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三级公立医院。这一制度以公益性为导向,以客观数据为基础,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为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绩效考核的“尺子刻度”不断优化完善。一方面,持续提升标尺精度,结合实践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内涵和评价细则,让绩效考核的“尺子刻度”更精准、科学。另一方面,严格数据质控要求,增加系统智能审核模式,组织多领域专家进行数据质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不仅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航标”,更是推动了医院的关键要素发展。它有效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提升了临床诊疗服务能力。它有序推动公立医院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将国家政策要求以具体可感知的形式传递给医务工作者。它有力带动公立医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查找管理和医疗服务的差距,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通过连续四年的绩效考核,三级公立医院在DRG组数、CMI值、手术比例、微创手术、四级手术等多个关键指标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转化金额也在持续增长,三级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稳步增强。
这份报告不仅展示了三级公立医院取得的显著成果,更是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有力见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充分彰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的支撑能力更加强健。(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助理研究员孙彩霞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助理研究员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