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健康传播科学性是首位
(健康时报报道)当下信息时代,医疗保健建议层出不穷,自封的专家也不乏其人,兜售所谓的“健康秘诀”。在这些看似科学的建议背后,往往缺乏真正的科学理论和实验验证。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旨在规范健康科普信息的传播行为,为各级卫生计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
日前,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举办了《指南》解读会,众多业内专家及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在会上强调了《指南》的重要性,表示其规范健康信息传播是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健康信息关乎生命,传播者必须具备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素养,严格把关。
毛群安司长还就如何吸引大众的健康信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好的健康信息传播者不仅要坚守信息的科学性,还要有将科学常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从而真正影响大众的健康行为,提高百姓健康素养,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这份《指南》详细阐述了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传达及效果的原则、要求、流程和注意事项。其中强调,健康科普信息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可靠的科学证据,符合现代医学的进展与共识。在引用信息时,应优先引用、权威卫生机构或专业机构发布的行业标准、指南和报告。对于个人或新颖的观点,必须有同行专家或机构的评议意见,并向公众说明是专家个人观点或新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还强调了科普信息传播的透明性,要求注明信息来源与出处,注明作者或审核者的身份,以及信息发布、修订的日期和科学依据。
据了解,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的指导下,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这份指南,针对不同内容、不同传播渠道和形式的健康科普制定更具体的指南和规范。还将着手建设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为全国健康科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凡本报道来源为“健康时报”或“健康时报网”的稿件,均属健康时报社。在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健康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如需要内容合作,请联系010-65369672。让我们共同为传播真正的健康科普知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