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脚气 >>

花3万美容变毁容 (2)

脚气 2025-05-05 15:16脚气治疗www.pifubingw.cn

近年来,关于医美行业的纠纷屡见不鲜,其中涉及欺诈、非法注射、虚假宣传等问题尤为突出。将围绕一则关于齐女士在王某处接受非法医美服务导致面部畸形增生的案例展开,医美消费中常见的风险与纠纷类型,并为消费者提供维权建议。

一、案例概述

齐女士在王某的医美机构花费3.25万元接受了非法医美服务,因注射了含有生长因子和重金属的针剂而导致面部畸形增生。法院认定王某无资质且隐瞒产品信息构成欺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决退还服务费并赔偿二倍费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齐女士未审查服务资质,被法院认定存在过错,因此“三倍赔偿”被调整为“二倍赔偿”。

二、常见风险与纠纷类型

1.非法注射与虚假宣传

一些医美机构为了谋取利益,擅自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进行注射,如生长因子和重金属等,往往导致消费者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商家通过展示“真人案例”诱导消费,实际上却使用无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也是虚假宣传的一种常见手段。

2.术后并发症与修复困境

整形手术后的并发症是消费者面临的一大风险。例如,李女士在整形后出现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后续修复费用高昂;刘女士则因V脸埋线术后脸部不对称而遭遇院方推卸责任的情况。

3.机构推责与消费者维权难

部分医美机构在出现问题时,常以“个人体质问题”、“术前沟通不足”等理由拒绝承担责任,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在退款纠纷中,院方可能仅退还未消费金额或要求消费者签署附加协议,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困扰。

三、维权建议

1.选择正规机构与资质审查

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应确认其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具备相关,如《医师资格证》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这是避免纠纷的第一步。

2.留存证据与法律途径

消费者应保存合同、转账记录、沟通记录等作为维权依据。在起诉时,可主张服务欺诈、人身损害等责任,要求退费及赔偿。

3.避免轻信宣传与过度干预

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被夸大宣传所误导。对于侵入性项目,如注射、线雕等,需充分了解其风险。

高额医美消费引发毁容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服务资质缺失、产品违规使用是核心问题。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需提高风险意识,优先选择合规机构。遇到纠纷时,应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避免自行协商而陷入被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