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孩子健康,优质二胎从父母做起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如何优生优育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环境挑战,如精神压力增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如何生育健康、聪明的宝宝成为了每位准备迎接二胎的父母及准父母的重要议题。
据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患者数量已超5000万,先天性残疾儿童总数更是高达80万至120万,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预防并减少出生缺陷,实现优生优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除了避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等措施,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您提供帮助:
1.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中心男科主任李铮教授建议,积极锻炼、保持乐观开朗,饮食清淡,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限酒,从多方面保证规律生活与身心健康。
2. 把握最佳的生育年龄。研究显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30岁,而男性虽然尚无明确的最佳生育年龄,但年龄增长会影响生精能力。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家庭来说,把握生育时机十分重要。
3. 勇敢面对并及时治疗性功能问题。李铮教授指出,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易导致不孕不育。面对性功能问题,应正确看待并积极治疗。中医认为肾主生殖,提高精子质量需注重补肾。选用既能调理肾脏功能又利于精卵活动的中草药成分,如麒麟丸等,可逐渐提升精子质量,促进备孕。
4. 呵护子宫并调理好月经。宫寒不孕是女性不孕的常见问题。女性应注重保护小腹温暖,尤其是空调环境下工作和久坐的女性。避免生冷食物,多食温阳食物,如红枣、桂圆等。
5. 增进夫妻情感沟通。面对性爱问题,双方坦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加强心理支持,交流彼此的想法,以达到从精神到身体的和谐。
优生优育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注重健康、年龄、性功能、子宫和夫妻情感等方面的调理与沟通。希望每位准备迎接二胎的父母及准父母都能生育健康、聪明的宝宝。
(免责声明: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与本站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和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