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把上海说成鬼城记者实探

大健康 2025-05-02 07:08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一场关于上海“鬼城论”的国际舆论风波从美国《新闻周刊》的报道说起

在时间的指针指向2023年9月5日的那一刻,美国《新闻周刊》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中国上海成为“鬼城”?照片揭示了什么?》。该文基于社交平台X一位用户在9月4日发布的关于上海陆家嘴的三张静态照片,声称上海在所谓的“正常工作日”呈现出一种近乎“鬼城”的冷清状态,并以此为契机对中国经济状况提出质疑。这篇报道迅速引起了超过150万次的浏览量,并在国际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争议的核心与事实核查:

一、照片的真实性迷雾重重。这些网络上传的照片没有标注拍摄时间,图片参数也被抹去,使得人们无法验证这些照片是否是在工作日的高峰时段拍摄的。一些网友指出,比如星巴克门店内无咖啡师的情况,暗示这些照片可能是在非营业时间拍摄的;甚至有些场景疑似是在凌晨或节假日拍摄的。在9月8日(工作日)对陆家嘴连廊天桥、延安东路隧道匝道等拍摄地点的实地探访,展示的正常人流与车流,与网上流传的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网友们的反驳证据有力。许多网友发布了关于外滩、南京路步行街、淮海中路等地的实时视频,这些视频显示了人流密集、商业活动活跃的场景。甚至有一些评论以调侃的方式指出:“如果上海是‘鬼城’,那么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日常场景又该如何定义呢?”

三、《新闻周刊》的报道倾向性。虽然该杂志提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但在文章的结尾,仍然将照片与“中国经济下行”强行联系在一起,却没有提供任何有关的经济数据或长期观察的证据。

深入上海的实际状况:

一、经济与人口数据的支撑。上海作为中国的最大城市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其常住人口近2500万,2023年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陆家嘴区域作为金融和商业的中心,日均客流量超过百万。

二、城市活力的真实写照。记者的实地探访显示,即使在非高峰时段,陆家嘴商圈仍有一定数量的人流,而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更是普遍。外滩、南京路等核心区域常年保持高客流量,展现了上海的繁荣和活力。

这场争议反映了部分西方媒体在涉及中国议题时的片面叙事倾向。美国《新闻周刊》通过选择性使用非典型的场景照片来塑造上海的“鬼城”形象,这种做法显然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真实的上海,其城市活力和经济运行状态,与所谓的“鬼城”描述相去甚远。

上一篇:半熟男女大结局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