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遭遣返 (2)
一、遣返原因
敏感学科成为绊脚石
美国针对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如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学子,实施了一系列选择性执法策略。这些学子在尝试入境时,常常遭遇签证被直接注销并禁止入境的困境。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案例中,美方执法人员甚至以“因你是中国人”为由拒绝其入境。这一做法不仅严重侵犯了个人权益,也损害了中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奖学金与资助背后的审查困境
对于获得中国奖学金或留学基金委资助的留学生,美国可能将其视为“国家安全威胁”,导致遣返。例如耶鲁大学的某博士生因本科期间的奖学金经历而被禁止入境。这种基于资助背景的审查不仅不公平,也阻碍了全球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步伐。
政治性盘查加剧紧张局势
美方常以“党员身份”、“是否受官方资助”等政治因素,对留学生进行长时间审讯和电子设备检查。许多留学生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以“入境动机不明”为由遣返。这种政治性盘查不仅违反了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也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教育声誉。
二、留学生遭遇的真实案例曝光
华盛顿杜勒斯机场的集中遣返事件
近期,多名中国留学生在华盛顿的杜勒斯机场被扣留长达8至17小时,签证遭注销并被遣返,部分人还被处以5年禁入境的处罚。如弗吉尼亚大学的苏珊,因被问及奖学金和党员身份问题,尽管解释无效仍被遣返。这些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其他城市的机场盘查事件
除了杜勒斯机场外,旧金山机场也有留学生因长时间盘问后被取消签证并遣返的情况。这些事件不仅让留学生感到不安,也损害了中美教育的友好交流氛围。
历史遗留问题的持续影响
在休斯敦机场的遣返事件中,因手机内存有军训照片而被怀疑军方背景的学生遭遇遣返,这种基于历史背景的歧视性执法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三、中国的回应与措施
外交交涉与抗议
中国外交部多次对美方的做法提出批评,强调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行径不可取,并要求美方停止无端滋扰。中方强调将全力支持留学生依法维权。
使馆的建议与提醒
中国驻美使馆发布公告,特别提醒留学生谨慎选择入境机场,并建议保留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这些措施旨在帮助留学生维护自身权益。
四、动态(截至2025年3月)
近期,美国议员提议立法全面阻止中国公民赴美留学,尤其对“敏感高校”及理工科学生实施更严格的入境限制。在此背景下,持合法签证的学者仍可能因政治原因被突然遣返。这种局面不仅令人担忧,也对中美教育交流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