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产水果占主角(品牌论)
阳光玫瑰、秋月梨、软籽石榴等一度作为高价进口水果,如今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三亚榴莲更是经过多年培育,即将在今年6月上市。国产水果不仅品质上乘、品种繁多,价格更是亲民,成为商超、农贸市场和夜市摊位上的常客。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我们的水果总产量近3亿吨,人均占有量超过200公斤。曾经的“舶来品”如今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那么它们是如何实现国产化的呢?未来我们又该如何继续保持国产水果的自信呢?
想要让国产水果成为市场的主角,我们首先需要摒弃传统的“撮堆卖”理念。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再是薄利多销的时代,高品质的水果不仅要味道好,还要安全、美观、有特色。盲目跟风种植只会与市场脱节,造成产能过剩。国产水果需要在品质口感上不断提升,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应精细化管理、严格把关,实现全流程品控。
要提高国产水果的品质,技术手段的更新是不可或缺的。果农们纷纷尝试各种种植新技术,如用塑料薄膜覆盖树冠防止柑橘受冻、将西瓜挂起来种在半空中提高抗病率、在夜晚模拟太阳光促进火龙果生长发育等。在种植技术和果树育种研发应用上,国产水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水果作为不耐保存、有时节性的产品,其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科技的护航。加强“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果运输后的损失,确保消费者收到的都是新鲜的好果。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塑造是实现国产水果“升级”的关键。目前,我国有超600万家水果相关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品牌打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国产水果应该抓住机遇,盘活地域品牌,找准核心卖点,突出差异化优势,为水果贴上独特的品牌标签。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水果产业的精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期待更多的原本属于进口水果区的产品能够出现在国产水果区,期待更多的国产水果品牌能够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为国民带来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