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想取悦别人呢

大健康 2025-04-30 00:35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心理学家兼管理顾问布瑞克在其著作《不当好人没关系》中,向那些习惯于取悦他人的“好人”们发出了呼唤,鼓励他们勇敢地为自己而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内心并不愿意,也会因为种种原因难以拒绝他人的请求。这种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存在,尤其是那些被称为“取悦者”的人。

像邻居阿莲,她渴望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希望就读中文系。在母亲的期望与现实压力之下,她最终选择了顺从。然后,在工作场合,同事临时打电话来请求你在星期天前往饭店支援产品发表会,你已经连续加班一周,疲惫不堪,却难以开口拒绝。在生活中,你讨厌参加无谓的应酬,却为了陪伴男友出席各种场合而疲于奔命。这些场景让许多人感到熟悉,仿佛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取悦他人的角色。

布瑞克指出,这种行为模式背后隐藏着一种心理学现象取悦症。取悦者常常将他人的需求和期望置于自己的需求之上,以此来获取他人的赞美和肯定。这种行为模式源于我们深层的社交模式,即寻求他人的赞美和肯定以获取安全感。取悦者常常因为赢得所渴望的肯定而感到满足,但如果过度依赖取悦行为来维持这种肯定,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身心失调。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想取悦别人呢?除了渴望获得他人的赞美和肯定外,还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需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父母是我们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角色。许多孩子试图取悦父母以获得肯定和安全感。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当孩子满足他们的期望时才会给予爱,那么这就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取悦者。这种有条件的父母之爱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取悦者在人际关系中有许多不正确的假设,例如认为别人的需求和期望比自己的需求重要,应该永远抱持和善,不伤害别人的感情等。他们害怕如果不把别人放在优先位置,就会被人认为是自私的,不值得被爱。这种恐惧让他们不断付出、取悦他人,以赢得爱和关怀。这种不平衡的关系会让他们的生活常常因为必须配合别人而失调。

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对“和善”的认识。无法随时和善待人没关系。我们需要构筑新的自我观念,将自我需求与他人需求放在平等的位置,实现施受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取悦他人的压力,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不当好人没关系》不仅是一本呼吁人们为自己而活的书,更是一本剖析取悦症的书。它帮助那些深受“好人”压力所苦的人走出困境,重新找回自我。在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敢于拒绝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取悦自我:破解取悦者的心结之旅

要想解开取悦自己的心结,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需求、欲望和观点,与他人的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要让自己和所爱之人明白,个人的需求值得被尊重和满足,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双方都应承担责任。摆脱寻求他人肯定的束缚,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内心感受,而非付出的多少。要敢于说出“不”,拒绝并非坏事。

身为好人,也要学会拒绝。如果说“不”让你焦虑不安、罪恶深重,那么请记住,保留对重要之人说“好”的能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人说“不”。这不仅不会降低你的价值,反而会增加别人对你的尊重。

生活是为了自己,而非父母。回顾生命的早期,取悦者或许会发现自己取悦他人的根源在于父母。如果是这样,那么请勇敢地斩断记忆的脐带,告诉自己:你的生活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或需求,而是为了自己。无需因为他人的肯定而失落或快乐,最重要的是自我肯定。

在人际关系中,由于每个人的意见、偏好、风格和兴趣的差异,冲突有时难以避免。避免冲突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关系恶化。将冲突视为一只站在客厅中央的大象,你可以选选择忽视它,但它依然存在于那里。

冲突和气愤是人际关系中的常态,而非病态。气愤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一种情绪的回应,警告可能即将发生不好的事情。有效地表达气愤并非坏事,相反,压抑气愤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对于取悦者来说,如何处理他人的气愤而非如何表达自己的气愤,似乎更为棘手。在许多家庭冲突中,取悦症常常成为冲突的。一时的取悦或许可以暂时避免冲突,但长此以往,反而会引发更剧烈的气愤和争执。

如果关系中的负面情绪表达被阻塞,那么可能会失去真正的亲密、真诚和可靠的关系。长期压抑气愤会严重损害自身健康,有效地管理气愤和冲突至关重要。

建设性的冲突对维持健康亲密的关系具有积极影响。并非所有的冲突都是破坏性的,如果冲突在限定的范围内,以肯定双方关系为基础,旨在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冲突是建设性的。

对于身为取悦者的你,如何有效地管理自身的气愤和冲突?建议使用《气愤量表》来管理,这是一种有效避免失控的方法。通过分析和评判,将感觉具体化,将自己的情绪分级量化,以此评估气愤程度。

完成个人的气愤量表后,需要回想过去的冲突事件,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程度。在个人量表的某一点上,超过这个点,气愤可能会急剧上升,甚至失去控制。有效地管理气愤和冲突是维持健康关系的关键。

取悦者要真正取悦自己,需要勇敢面对内心的需求、欲望和观点,学会拒绝、表达气愤、管理冲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与他人建立真诚、可靠的关系。从个人记录与信息的海洋中,我们需要在量表上定位那一个关键的节点。当愤怒的情绪开始危险地升腾,我们必须迅速行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冲突,降低紧张的氛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个决定我们是否能够掌控情绪,引导事情走向积极方向的时刻。

无论我们对这个问题有多少了解,真正的改变需要我们走出理论,付诸实践。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策略来重塑我们的行为模式,打破那些束缚我们的坏习惯,用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式来替代它们。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挑战,但只有勇敢面对并付诸实践,我们才能逐渐走出取悦症的困扰。

取悦症,这个词或许让你感到熟悉又陌生。它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某些时候感到无法摆脱。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上述的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我们就可以逐渐摆脱取悦症的束缚。无论是行为、外表、健康习惯、人际关系、思想还是情感感受,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就能够重新掌控这些方面。

这个过程需要勇气和决心,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相信自己拥有改变的力量。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取悦症对我们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我们跨越这个难关,我们会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一个更加独立、自信、充满力量的自我。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吧!不要被取悦症所束缚,让我们用勇气和决心来迎接挑战,用实际的行动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因为我们拥有改变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80后小伙造龙舟一年营收500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