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安办彻查食用油运输问题
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事件全面介绍与后续动态
一、事件背景与调查启动
当媒体于2024年7月曝光了“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后,引起了国务院食安办的高度关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迅速成立专项联合调查组,深入河北、天津、内蒙古、陕西等地展开详尽调查,主要聚焦核查涉事企业的违法事实及产品的流向。涉及的企业包括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汇福粮油集团等知名企业。
二、揭开违法事实与问题核心
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件的违法事实触目惊心:
1. 罐车混运导致污染:涉事罐车在运输煤制油(含有害成分)后,竟然未进行罐体的清洗就直接装载食用油,存在极大的交叉污染风险。例如,冀E5476W罐车竟在2024年5月连续运输煤制油和食用油,并通过虚假清洗票据来掩盖其违规行为。
2. 运输监管存在巨大漏洞:部分普通货罐车并未固定运输液体种类,企业为节省成本往往省略清洗环节(单次清洗成本达300-900元),而接收方也未能严格检查罐体的清洁度,从而加剧了安全隐患。
三、严厉处置与整改措施
针对此次事件,相关部门采取了以下处置与整改措施:
1. 严惩违法行为:对涉事企业及责任人依法进行从严处理,并对涉事车辆所属物流公司如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进行追责,同时公开通报违法事实。
2. 全国范围内的清查与专项排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用油运输全链条的排查工作。截至2024年8月,暂未发现其他同类问题。要求各企业加强运输工具的管理,并建立专用的罐车及清洁检测制度。
3. 强化监管机制:推动建立罐车运输实时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追踪清洗、装卸过程,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四、涉事产品市场流通情况介绍
调查显示,涉事企业如中储粮的“金鼎”系列、汇福粮油的“金汇福”系列等产品,在新疆等地的商超中并未发现流通。乌鲁木齐本地的商超主要销售的食用油品牌为金龙鱼、鲁花及新疆本土品牌。
五、行业影响与企业回应
此次事件对涉事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企业整改承诺:金龙鱼回应称其对运输车辆严格执行清罐、验罐流程,并否认与涉事车辆有长期合作。鲁花、中储粮等企业则宣布加强自有罐车的管理并进行专项排查。
2. 市场冲击:部分涉事企业因这次事件导致短期净利润下滑,如金龙鱼2024年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骤降70%。
六、后续监管方向明确
国务院食安办已明确将食用油运输安全纳入常态化监管,并要求各省份定期上报排查结果。还计划修订《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以推动行业的标准化进程。
以上信息均来源于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通报和调查结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