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10个早期症状帮你识别阿尔茨海默病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关注老年“糊涂”,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警与防治策略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常常出现记忆力减退、爱忘事的现象,通常会被自己和家人视为“老糊涂”,实际上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对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更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干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I科副主任张振涛为我们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真相。他介绍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尤其高发于65岁以上人群。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障碍,包括记忆力、语言能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的减退,同时可能伴随着人格和行为的变化,如暴躁易怒、自私多疑,甚至出现幻觉、妄想和攻击行为等。
张振涛特别强调,阿尔茨海默病的起病过程非常隐匿,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就医:
1. 记忆力显著下降,出现频繁和持久的健忘,对同一问题反复提问。
2. 交流时找词困难、赘述等语言障碍。
3. 无法胜任日常熟悉的事务。
4. 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
5. 独自购物和理财困难。
6. 处理多件事情时不知所措。
7. 方向感丧失,对时间和季节的感知混乱。
8. 性格发生显著改变,对原有爱好失去兴趣。
9. 情绪波动大,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和睡眠障碍。
10. 逃避社交活动,与亲友的交流方式发生改变。
为了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张振涛建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的饮食模式和健康体重,保持心情舒畅,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中高强度的运动锻炼和多进行脑力活动也很重要。需要限酒,避免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要注意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甲状腺功能异常、白内障等疾病。
让我们共同关注阿尔茨海默病,关爱老年人的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因为每一个老年人的健康,都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幸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