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129号班机空难
在公元2002年一个令人心痛的时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以波音767-200ER型号(注册号B-2552),从北京启程飞往韩国釜山。由于天气恶劣和操作失误,这架航班在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附近遭遇不幸,撞山坠毁。这一事件导致机上166人中129人遇难,仅37人生还。此次事故不仅是国航成立以来的一次重大空难,也是韩国本土伤亡最为惨重的航空事故之一。让我们再次回溯这一事件的经过。
第一,关于航班的具体信息,这架波音767-200ER机龄为17年,累计飞行时长达到39,541小时。机组人员包括经验丰富的机长吴新禄、副驾驶高立杰和观察员侯向宁,他们都接受过严格的飞行训练。在飞行过程中,面对韩国釜山机场的雾和小雨造成的低能见度,航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塔台指令机组使用18R跑道进行目视盘旋降落,但遗憾的是,由于机组未能目视到跑道,尝试复飞失败后最终撞上了海拔204米的多带山。其中的关键失误在于机组未能遵守宽体飞机的最低气象条件,并在未满足目视要求的情况下强行降落。塔台也提供了错误的跑道信息,并且未能及时提醒机组天气恶化的情况。
第二,关于伤亡和幸存者的情况,这架航班上共有乘客155人,包括韩国乘客135人、中国乘客19人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乘客1人。除了机组人员外还有乘客共计的十余位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死亡的情况一直笼罩着一层阴影,同时也有一些令人感到欣慰的幸存者出现,这些幸存者主要集中在机舱尾部区域,因为撞击时尾部结构相对保持完整。其中一位旅行团导游薛益洙因忘带护照导致旅行团误坐后排座位而意外逃生。
第三,关于事故的原因和争议点的问题方面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韩国调查认为机组未意识到气象条件不足并及时复飞是造成事故的原因。然而中国民航调查认为除了机组责任外还包括恶劣天气和空管指令错误等因素也是导致此次空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跑道的错误选择和气象信息传递失误等双方对事故原因的认识存在差异形成了争议焦点之一韩方被指推卸责任未充分承认塔台失误中方则强调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悲剧的发生等。但是无论如何这次空难都是一次悲剧对于相关人员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也使得人们对于航空安全问题更加关注这次事件也为航空安全史提供了典型的案例揭示了恶劣天气人为失误以及空管协同不足所带来的综合风险问题促使人们深思航空安全的重要性并加强相关措施的实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最后此次事件也促使了中韩两国加强航空安全协作改进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培训等措施的实施同时国航也加强机组应急操作规范更新波音机型的安全检查流程等措施的实施以保障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