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休假式疗养”不能治愈抑郁症

大健康 2025-04-16 19:02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抑郁症真相:打破误解与偏见

在生活的纷繁复杂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关于抑郁症的种种说法。难道抑郁症只是因为心眼小、想不开吗?它仅仅是大脑的疾病,与我们健康的身体无关吗?换个环境就能解决抑郁问题了吗?抗抑郁药物会损害我们的智力吗?在2015年“健康中国-阳光心灵”精神卫生媒体传播激励计划启动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刚教授,针对大众对抑郁症的诸多误解,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误解一:抑郁症患者是“小心眼”

我们常常误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因为小事纠结、情绪过于敏感。王刚教授指出,抑郁症不等于意志薄弱或小心眼。实际上,一个人的外在表情和内心体验可能并不相符。他曾指出,有的抑郁症患者在某一时刻看起来正常甚至愉悦,但内心深处却遭受极大的痛苦。我们不应单凭表情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抑郁症是一个医学术语,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而非歧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一生中某个时期受到抑郁症困扰的人占16%。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我国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仅次于冠心病。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出现,也可能间歇发作。

误解二:抑郁症与身体无关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仅仅是心理或情绪上的问题,与身体无关。但王刚教授表示,抑郁症其实与身体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抑郁症患者,他们的发病往往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如背痛、头痛、胸痛等痛症,以及晕眩、心跳过快、便秘、拉稀、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等。

误解三:文化人更易得抑郁症

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更容易得抑郁症。但王刚教授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抑郁症发病率更高。明星和官员的抑郁症状受到更多关注。抑郁症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外界压力、人格因素和儿童时期的经历等。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占到50%左右。来自外界的持续和不可预测的压力也是重要诱因。例如,残障儿童的母亲和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等人群,每天都可能面对突发情况,这些人更容易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抑郁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打破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偏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那些正在经历抑郁困扰的人们。

上一篇:警惕!性爱过程中的十大禁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