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最后却被腰斩

大健康 2025-04-16 02:23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标题:《明朝的璀璨星陨:高启的悲剧人生》

在元末明初的时代背景下,主流文学风起云涌,而高启以其卓越的诗歌才华,独领风骚,成为一颗璀璨的文学新星。作为初年的大学者和大诗人,高启与宋濂齐名,被誉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创作的诗歌清新脱俗,豪迈雄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诗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伟人毛泽东也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赞誉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启的世界,他的悲剧人生。

高启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当时张士诚盘踞江南,曾邀请高启为其效力。高启在幕府呆了三年后,因厌恶官场氛围而离去。建立明朝后,因高启的才学深厚,他被召入朝廷,为朱元璋效力。他担任编修一职,负责起草皇帝文书、编纂史书等工作。品级虽不高,但地位尊贵,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对朱元璋的了解加深,高启发现朝廷存在的党争以及专权蛮横的现象,让他萌生了辞官归隐的想法。

正当朱元璋欲提拔高启为户部右侍郎。高启却拒绝了这一实权岗位的提携,并表达了辞官归隐的强烈意愿。朱元璋心生猜忌,认为高启可能因看不上他而拒绝效力。高启辞官后,隐居在吴松江畔的青丘,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一场滔天祸事却在他不经意间降临。

昔日同僚魏观在苏州当了知府后,重建了办公衙门。在新建筑上大梁时,魏观邀请高启撰文贺之。高启写下《郡治上梁文》及赋诗一首《郡治上梁》。由于魏观选择的办公衙门地址正是张士诚宫殿的旧址,加上高启的诗文中有涉及张士诚的字眼,被有心人利用并诬告魏观有反心。朱元璋借此机会将魏观罢爵斩杀。他对高启的过去心存芥蒂,加上看到其诗文中对朝政的讽刺意味,对高启动起了杀心。最终,高启被腰斩处死,年仅37岁便英年早逝。

明朝早期的高压政策使得文人命运多舛。与高启齐名的“明初四杰”也无一幸免于难。杨基被罚作苦役并死于工所;徐贲遭人迫害死于狱中;张羽被流放岭南并投江而死;方孝儒更是遭受了残酷的屠戮,连其十族都未能幸免。这一切都为明朝的文人们敲响了警钟:文人傲骨和风流在皇权面前显得如此脆弱。高启事件是明初文人不肯依附朝廷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朱元璋向天下士人发出的冰冷警告。而高启则是朱元璋杀一儆百的牺牲品。他的悲剧人生令人扼腕叹息。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