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或可治疗“多发性硬化”疾病
近日,科学家在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治疗过程中取得重要进展,这一消息由微微健康网率先报道。据悉,研究人员通过一项由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及华山医院合作开展的研究,成功开辟了一条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途径。
这次研究的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化学杂志》在线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策略,即“老药新用”,他们利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VPA)进行临床试验,发现其在治疗多发性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多年来,药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开发老药的新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新药。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VPA作为一种抗惊厥及稳定情绪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双相情感障碍及重度抑郁症。
此次研究的主要焦点是VPA的主要分子靶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通过对HDAC的抑制,VPA可以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分化。近年来,人们发现VPA在癌症等与细胞增殖异常相关的疾病治疗中也有一定作用。
研究团队利用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EAE(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进行研究。他们发现,VPA的治疗可以推迟EAE小鼠的发病时间,减轻发病症状,降低发病率。更重要的是,VPA能够显著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细胞浸润。T细胞平衡失调是导致MS/EAE的主要原因,而VPA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化,诱导活化的T细胞凋亡,从而恢复T细胞的动态平衡,减轻EAE病情。
目前,临床用于多发性硬化治疗的口服药物非常缺乏,而VPA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其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这项研究不仅提出了HDAC可作为自身免疫病治疗的新靶点,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多发性硬化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是在上海药物所课题组长、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谢欣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的。多发性硬化病人样品由华山医院的吴志英教授团队采集提供。整个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以及上海市科委项目的支持。
知识链接: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常见于青中年。该病的特点在于病灶广泛分布,病程中常有缓解复发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虽然该病不危及生命,但大多数患者通过适当治疗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坚持科学规律的生活对于恢复病情具有一定的帮助。微微健康网祛斑宝网小编提醒广大患者,坚持治疗,保持乐观,希望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