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与朔尔茨通话承诺继续援乌(德国总理舒尔茨访美与拜登会晤)
韩国遭遇美国背刺,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启程访美化解危机
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将在白宫迎接德国总理朔尔茨。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朔尔茨总理首次访问白宫,也是他第二次就任德国总理后的访美之旅。此次会晤备受关注,因为它不仅是两国领导人就俄乌冲突展开协调的重要机会,更是观察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的重要窗口。
去年以来,美国的一系列行动让欧洲盟友感到不安和困扰。特别是去年八月的《通胀削减法案》,打着扶持绿色制造业的名义,实则对欧洲国家等美国盟友设置贸易壁垒。高额补贴吸引大量欧洲企业迁至美国,引发了欧洲政界的强烈不满。俄乌冲突也对欧洲制造业造成了冲击。德国作为欧洲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受到了尤为严重的影响。如今的经济衰退和通胀高企的背景下,《通胀削减法案》的实施更是雪上加霜。欧洲企业纷纷选择出欧洲转移生产重心,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产业面临被掏空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朔尔茨总理怀揣希望访美,恐怕仍需面对失望的结局。美国优先的策略导致盟友之间裂痕加深,未来合作前景堪忧。尽管拜登总统表示重视欧洲盟友的关切,并可能在权限之内给予贸易豁免等让步措施,但这些措施是否能满足德法等盟友的期望仍是未知数。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联盟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物资对抗俄罗斯,而这场危机可能在未来引发更大的国际危机事件与争端爆发进一步恶化矛盾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两国的领导人在战略选择上产生的压力更加显现。期待他们在此次会谈中寻求平衡双方利益并寻找合作的共同点推动国际关系走向稳定与合作才是当下最为重要的议题此次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美之旅备受关注但前景如何仍需观察。我们必须意识到和平与稳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期待两位领导人能在会晤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以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推动全球的和平与发展走向更为广阔的道路也期望他们在会谈中能够展现出更多的诚意和决心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近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接受ABC采访时透露,最初拜登并不打算向乌克兰提供M1坦克,但德国坚持美国必须先提供M1坦克,德国才会考虑提供“豹2”。然而这一说法遭到德国方面的否认。德国联邦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向乌克兰交付主战坦克是美德共同决策,德国从未将要求美国交付M1坦克作为提供“豹2”的前提。
随着国事访问的临近,这场“口水仗”引发外界关注。美国“政治”新闻网分析认为,这样的争执对于展现盟友团结并非好事。尤其是在俄罗斯可能对德国进行反击的背景下,朔尔茨可能更担心北约尤其是美国的反应。尽管北约规定成员国应相互支持,但并未明确必须以军事力量相助。这也反映出朔尔茨对美国的信任缺失。德国军事专家卡洛马萨拉也指出,如果美国直接参与(交付M1),动用军事力量保护欧洲盟友的可能性增加。这也是朔尔茨坚持要求美国援助坦克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欧洲盟友对美国的疑虑并非空穴来风。就在宣布向乌克兰提供M1坦克的次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便表示军火库中并无足够的M1坦克可供交付。美国陆军部长也透露,交付可能需要等待一年半或更长时间。如果坦克在8月后才交付,那么其效用将大打折扣。泽连斯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现有的坦克数量无法在战场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军事专家钱峰认为,俄乌目前的战事进入白热化阶段,和谈的可能性较低,未来的战事将更加残酷。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德国总理舒尔茨访美之际,白宫声明拜登和朔尔茨还将讨论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安全挑战。拜登的各种战略文件均将中国定位为首要竞争对手。钱峰指出,拜登可能会利用近期中美之间的偶然事件攻击中国,并将“援乌抗俄”打造成一种话术,试图制造中德关系的裂痕。德国与中国的务实合作关系历经30年,并非轻易能够挑拨的。最近欧洲国家领导人接连访华也释放出积极信号,随着俄乌冲突的影响向全球扩散,欧洲内部的对美抵触和对华合作的态势开始显现。钱峰认为这一现象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认识到美国盟友的真面目。随着欧洲政要纷纷访华,这是中欧关系难得的机遇和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