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如何正确补水?
在运动的浪潮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热议的话题补水。有些人认为在运动中感到口渴时就应该喝水,而另一些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运动中饮水会增加心脏和肠胃的负担,容易导致运动中的不适。那么,我们究竟能否在运动期间饮水呢?如果可以,又该如何正确补水呢?
实际上,在运动中适量饮水是完全可以的。水在人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包括止渴、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以及运送营养等。当我们进行运动时,能量代谢增加,产生大量热能。除了用于肌肉活动外,多余的热能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而汗液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大量出汗会导致机体脱水,运动中正确的补水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长时间运动,或者在湿热的环境中进行运动时,更需要注意饮水。补水的最佳策略是少量多次,每15到20分钟饮水150到200毫升,每小时的总饮水量不超过600毫升。这样既可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会因为大量饮水给心脏和肠胃带来负担。我们也可以选择在运动前1小时补水300毫升。
运动后的补水同样需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由于水分流失,体液中的电解质如钾、钙、钠、镁等也随之流失。我们可以选择补充一些运动饮料,或者是加少许盐的凉开水或低糖饮料。需要避免的是含糖过高的饮料,因为糖分浓度过高会使饮料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影响水分的及时吸收。夏季饮料的含糖量不宜超过5%,最好是保持在2.5%左右;而在冬季则可以稍微提高至5%到15%。水的温度也并非越凉越好,以8到14℃为宜。
对于早晨锻炼的人们来说,由于经过一夜的睡眠,水分丢失,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处于相对缺水状态,因此运动前需要补水,但同样不宜过量,150到200毫升即可。
水是生命之源,运动中的正确补水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掌握了这些关于补水的知识,你就能在运动时更好地照顾自己,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