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当地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国家卫生健康委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的显著进展与成效。
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新疆的发展和各族群众的利益,为此实施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西藏新疆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完善了医院管理体系,更通过精准系统的人才培养,增强了当地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详细介绍了这一工作的深入实施情况。自实施以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已涵盖西藏的多家医院,并延伸至新疆。通过各支援医院的集中优势力量帮扶,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数据显示,西藏受援医院开展的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56%,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89%。新疆的受援医院也在重点专科建设上实现了重大转变。
李大川强调,受援的16所地市级以上医院均已成为三级医院,其中15所更是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这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也为疫情处置和日常医疗服务需求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西藏的疫情处置过程中,定点医院和受援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成效显著,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上,更展现在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体系的完善上。至今已向西藏、新疆选派了2500余名高水平医疗人才,帮带医疗团队千余个,精准培养医疗骨干万余名。各支援医院还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帮助受援医院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服务流程。
谈及如何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李大川介绍了三个创新策略:一是“以院包科”,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二是采用“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打造“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三是创新开展“柔性支援”,包括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和管理人才远程指导等。这些策略旨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受援地区,实现从“输血供氧”到“造血制氧”的转变。这一创新性的工作方式不仅在硬件上提升了当地医疗水平,更在软件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新疆地区的深切关怀,也展示了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