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目雾煞煞 病况严重恐角膜穿孔
干眼症:不容忽视的眼疾,症状多样,治疗需个体化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发现自己容易出现干眼症的症状。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眼疾,其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充血,以及流泪、刺痛、视力模糊等。轻忽此病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角膜穿孔。那么,什么是干眼症?如何形成?又该如何治疗呢?
干眼症是指泪水分泌功能异常,不仅可能是泪水数量不足,也可能是泪水质量或成分的问题。眼睛表面的泪水分为脂质层、水液层与黏液层,任何一层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干眼症。近年来发现,有半数以上的干眼症患者是由于脂质层分泌问题,即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
泪水中的脂质层在泪水最外层形成保护膜,防止泪水过快挥发。当其分泌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眼睛干燥,造成眼睑炎,甚至容易长麦粒肿。至于水液层的分泌减少,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如老化、药物、荷尔蒙、发炎、免疫系统疾病等。现代3C产业的发达,使得人们长时间盯着屏幕,加上空调房间的干燥环境,也会导致眨眼次数减少,从而容易出现干眼症。
临床研究发现,某些免疫系统疾病也容易引发干眼症。例如,干燥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疾病都可能合并干眼症。中风患者也可能出现颜面神经麻痹,导致眼睛无法闭合,进而发生干眼症。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角膜溃疡及穿孔,需紧急手术治疗。
诊断干眼症通常通过泪液分泌试纸检测眼泪的分泌量,也可以通过萤光染色检测泪膜崩裂时间,或是检测泪水中盐分浓度。含盐分浓度越高,干眼症就越严重。
治疗干眼症需根据病因和病情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轻微症状可以通过点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病患,可使用新一代人工泪液,既能补水又能补油脂。热敷眼睛、清洁眼睑、抗生素治疗等都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对于较严重的干眼症,可能需要使用抗发炎药水、泪管塞减少泪水流失,或是自体血清点眼治疗。少数严重病患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干眼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眼疾。面对这一病症,我们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长时间盯着屏幕、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也是预防干眼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