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吞10颗药?爱滋病治疗6迷思
揭示艾滋病真相:治疗迷思与迈向简单
随着国内艾滋病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一种关于艾滋病治疗的迷思也在民间流传。据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数据,国内每天至少有6名新的艾滋病确诊个案,令人震惊的是,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一成的民众认为艾滋病是绝症,且大部分误以为每天需要服用10颗药物来治疗。今天,我们就来揭示这些关于艾滋病治疗的六大迷思。
迷思一:爱滋病毒感染就等于爱滋病。
迷思二:爱滋是绝症,无法治疗。
迷思三:爱滋治疗过程复杂,感染者需吞至少10颗药。
迷思四:抗爱滋药物对每位感染者都会产生副作用。
迷思五:只有特定族群,如男男性行为者或娱乐性药物使用者,才有感染爱滋的风险。
迷思六:既然爱滋无法根治,不如等到发病后再开始服药。
真相是什么呢?台湾大学医院的感染科主治医师谢思民指出,感染爱滋病毒并不等同于罹患爱滋病。国内正在使用的鸡尾酒疗法已经实施了十七年,能够在治疗的12到24周内将病毒量降低到无法检测的程度,增加抵抗力,大幅延长存活时间。目前的爱滋治疗已经迈向简单化,每天服药次数和每次服药量都在逐渐减少。最简单的用药组合已经是每天一次两颗,副作用与其他药物类似,多为轻微或容易处理的头晕、水便、黄疸、过敏等。只要经过短期适应和与医师讨论,大多数病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治疗方案。
医师提醒民众,为了避免爱滋病毒快速变异损害健康,一旦觉得可能感染爱滋,应尽快接受筛检。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应立即就医,与医师讨论最佳服药时机。切勿等到发病才开始治疗,那样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露德协会积极推动的“Simple Love 我要快乐,简单治疗卫教计划”,旨在鼓励艾滋病患者积极接受治疗。他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艾滋病感染者,消除治疗迷思,让艾滋病治疗像其他慢性病一样简单。
了解真相、消除迷思是抗击艾滋病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找回生活的快乐。(图片由露德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