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害怕
害怕,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感体会,与生俱来,发自天性。喜、怒、哀、思、悲、恐、惊,这七种心情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情感世界。而在这其中,“恐”这种情感,不同于突如其来的“惊”。
当我们谈论“恐惧”时,我们在描述的是一种深入的惊骇。以一个小孩子的哭声为例,他们以此方式拥抱世界,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无限恐惧。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害怕黑暗,渴望在漆黑的夜色中听到妈妈的声音。弗洛伊德曾说过,这是因为我们害怕孤独。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开始学会对死亡心怀恐惧。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曾因想到“死亡”而悲伤流泪。后来,当我读到王朔的《看上去很美》的结尾部分,方枪枪在午睡中突然醒来,哭泣着说“我觉得,我们都活不长了……”我深感共鸣,那一刻,我被描绘的情感深深打动。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在经历着对考试的恐惧,以至于现在,我仍会因为在梦中没有完成考试而惊醒。
当恐惧成为文艺作品的卖点时,欣赏恐惧反而变成了一种极具快感的享受。我记得小时候看《画皮》这部电影时,虽然每次都感到害怕,但还是忍不住要看。这种童年的恐惧经历使我在看《午夜凶铃》等恐怖片时,反而觉得无所谓。
人类离不开恐惧,恐惧无处不在。如今,“恐惧”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具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害怕婚姻的不稳定,害怕漂泊不定,害怕年过三十仍无法立足的生命状态。我们害怕衰老,害怕谣言,害怕克隆人可能导致的人类灾难,害怕贫穷,也害怕富有带来的压力。我们害怕自己的思维日益干枯和退化,害怕父母的白发,害怕妻子的鄙视。我们害怕没有技能在将来社会中立足,害怕厄尔尼诺效应,害怕全球的荒漠化,害怕白色污染……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继续恐惧下去。正因为我们都想活得明白,所以我们的恐惧是义不容辞的。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恐惧都烟消云散,或许上帝会冷笑着说:“人类完了……”因为恐惧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是我们对未知的和对生命的敬畏。让我们拥抱恐惧,因为它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