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乃是中国古老而深邃的养生之道。何为起居?此乃人类日常之活动,如睡卧行走、着衣覆被等。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蕴含着顺应天时、适应环境的养生哲理。
人类的活动,大致可分为睡眠与言谈行走两部分,前者属阴,后者属阳。人入眠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盛,脏腑功能减弱,血液归于肝,实现阴阳和谐,神气内守。觉醒时,则阴气渐衰,阳气回升,脏腑功能加强,完成各种日常活动。由此可见,睡眠对人类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养生价值。
睡卧与行走的关系,实乃阴阳关系之体现,应遵循阴阳矛盾运动的规律来行事。若活动过多而睡眠不足,会导致阳气消耗过多,阴阳失衡,引发疾病;若睡眠过多,活动过少,则阴气过盛,同样会导致脏腑功能衰弱。掌握适当的日常活动量和睡眠量,注重劳逸结合,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
人们的行为还应与自然界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相适应。白日为阳,夜间为阴,故活动应尽量于白昼进行,夜间则需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违背这一规律,不仅会耗伤阴血,还会违逆天时,伤害自身阳气。
着衣覆被是保护自身阳气的重要措施。衣被厚薄要适当,调换要及时。过厚易生火,耗伤阴液,导致气血失和;过薄则易感受外界寒邪,损伤阳气。如春捂秋冻,虽不可机械理解,但根据自身情况和气候变化更换衣被是必要的。
除着衣覆被外,人类还发明了夏季避暑、冬季取暖的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正确运用。夏季避暑不可贪凉,过食寒凉或用冷水洗澡都会损伤人体阳气;冬季取暖过度则会扰动阳气,破坏阴阳平衡。
饮食亦是人类生存之重要环节。长寿之人,大多生活规律,每日进食定时定量,温热适当,从容就餐。若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形累而寿命损。
我们日常起居的恰当安排,都是为适应自然、维持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这一道理不应被忽视。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顺应自然节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实现身体的健康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