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物易腐烂需防食物中毒
春夏之交,气候多变,食物保鲜尤为重要。未加妥善保存的食物容易发霉,进而引发食物中毒。特别是在春季,预防食物中毒的工作需备受重视。
在湖南省长沙市,疾控中心食品与饮水安全科的专家龙建勋医师强调,低温是抑制细菌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有效手段,因此冷藏成为了保存食物的最佳方式,也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最佳的冷藏温度应维持在10℃以下。在冷藏过程中,各种食物应单独分开装起来,避光、断氧,避免再次受到污染,以确保最佳的冷藏效果。对于已经加工过的熟肉制品,应尽快降温,存放在阴凉通风之处。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们更倾向于享用凉拌菜。由于这类菜肴的特殊制作工艺,往往难以做到完全的加热和消毒。在制作过程中,卫生问题尤为重要。专家提醒,腐烂、变质、发霉或含有农药、化肥残留及有毒的原料不得使用。制作前,应将原料清洗干净,并使用专用的工具、案板和碗盘,确保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制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制作前需清洗双手,尤其是手上有伤口时。凉拌菜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要现吃现做。如需存放,必须冷藏,食用前充分加热。
专家还提醒公众,过度食用冷饮或在热食后立即食用冷食是不明智的。运动后无节制地饮用冷藏汽水或大量食用雪糕、冰激凌等行为,都可能因冷热不均刺激肠胃,引发拉肚子、胃痛等症状。所有霉变的食物,如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花生等,绝不能食用。蔬菜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最好浸泡20至30分钟,或使用专用洗涤剂清洗,以清除残留的农药。
龙建勋介绍,食物中毒一般会在用餐后4至10小时发病,高峰期通常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最初的症状通常是腹部不适,中毒者会感到腹胀,并可能伴随腹痛和腹泻。要初步判断食物中毒,可以观察是否有以下四个特征:短时间内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有共同的进食史、不吃可疑食物没有发病、停止食用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
一旦有人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要妥善保存可疑食品或病人的排泄物及相关票据,以便有关部门查明中毒原因,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在炎热的夏季,食物更容易腐烂,我们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