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延年益寿的6个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与科学。如何吃得更健康、如何延年益寿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将分享六个有助于延寿的饮食习性。
一、生吃洋葱防心脏病。洋葱富含维护心脏的类黄酮,每天生吃半个洋葱或喝等量的洋葱汁,有助于增加心脏患者的“好胆固醇”。特别是在享用烤肉等不太健康的食物时,洋葱更是你的“健康守护者”。
二、凉菜的汁用来蘸着吃。许多人喜欢在吃凉菜时将酱汁直接浇在菜上,其实这样做会摄入过多的热量。更好的方法是将调好的酱汁放在小碗中,用切好的菜蘸着吃,这样你所需的酱汁仅为一小部分。
三、冷水洗肉,热水洗菜。洗肉时应该用冷水,否则不仅容易让肉变质、腐烂,还会影响口感和营养素的保留。与此相反,洗各类果蔬时则宜用温水,温水更容易去除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
四、复合维生素饭后吃。随着食物种类的精细化和烹饪方式的改变,我们可能会丢失许多维生素。补充复合维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险”。最好饭后吃维生素,以便更好地吸收利用。
五、深色生果抗衰老。深色水果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硒、铁、钙、锌等物质,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在选择水果时,可以优先选择深色水果。
六、晚餐早比晚点好。人体排钙高峰期是餐后4—5小时,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还容易形成尿路结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时间最好在下午六七点,并且应不吃或少吃夜宵。
值得一提的是,长寿老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爱喝粥。无论是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夫妇还是百岁寿星苏局仙先生,他们都对喝粥情有独钟。喝粥不仅能让人舒坦,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历代医家和养生家也都推崇老年人喝粥。《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到:“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够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健旺,享大寿。”他编制了多种粥谱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让我们共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