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用出国月薪3万骗了1000多万
一、骗局手段及其独特特点
在当今社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于高薪工作的渴望,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骗局。这些骗局通常具有鲜明的特点,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
虚假广告引流
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搜索引擎等渠道,发布诱人的“月薪3万-3.8万”“无学历要求”的海外招工广告。他们声称有大量的海外岗位空缺,如农场司机、建筑工等。这些广告的目的是吸引大量求职者主动联系,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分阶段收费诱导
一旦求职者上钩,骗子们就会开始实施他们的收费计划。他们以“锁定岗位”为由收取报名费(通常在2000元左右),随后伪造海外雇主的邀请函,要求支付尾款(1.3万至1.5万元)。他们还会制造一种紧迫感,声称“名额有限”,催促受害者尽快缴费。
伪造资质骗取信任
为了获取求职者的信任,骗子们还会展示虚假的营业执照、劳务合同以及虚假的已出国务工人员的聊天记录和视频。他们甚至安排实地考察公司,以消除受害者的疑虑,让他们相信这些岗位是真实存在的。
二、受害者典型案例剖析
周某(南通市民)的遭遇
周某在2022年11月通过短视频广告联系中介,为了一份看似诱人的海外工作支付了巨额费用。半年过去了,他并未获得出国机会,最终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
李某(偷渡受害者)的悲惨经历
李某被诱骗至境外后,遭遇了更为悲惨的命运。他被非法拘禁,被迫从事诈骗活动。在短短7个月内,他被转卖至6个不同的窝点。为了逃脱困境,他不得不缴纳15万元的“赎金”。
三、涉案规模及司法处理情况
江苏南通崇川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涉及3家骗子公司,共诈骗1152人,涉案金额高达1165万元。主犯王某和赵某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和十年,并分别被罚款15万元。其他35名从犯也分别被判不同刑期的有期徒刑或缓刑。
四、防范建议
面对这样的骗局,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核实中介资质
在选择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时,务必确认其是否持有省级商务部门颁发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可以通过商务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警惕不合理收费
在正规劳务派遣流程中,服务费通常会在签证获批后收取。任何前期的高额收费都可能是骗局的标志,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谨慎对待“低门槛高薪”承诺
海外务工的薪资水平通常与当地市场挂钩。那些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岗位,很可能隐藏着陷阱。在做出决定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骗局,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