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茶山大罗山五美寺(温州茶山五美园的故事)
逆川大师的来历与传奇故事,以及茶山五美园和净慈寺的深厚渊源,你是否曾听闻?
据《大罗山志》的民间传说记载,温州茶山地区流传着一段古老的话语:“五美园木螺透京”。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来历。在元朝时期,瑞安潮的一户陈姓人家,女儿梦见罗汉投胎,生下一个私生子。由于家庭和社会压力,孩子被放入脚盂,随溪漂流。奇妙的是,溪水向下,脚盂却逆流而上,飘至一座寺院,被老和尚收留抚养。这个孩子名叫逆川,他聪明过人,相貌堂堂,老和尚收他为徒。
逆川和尚在元末明初时期,游历四方,宣扬佛法。当他来到茶山时,被这里的自然美景所吸引,决定在此修行。他向当地族长公募化一领袈裟之地,看中了大罗山的一个山场,用袈裟竟遮住了一大片山地。族长公答应将这片山地赠予他,于是逆川和尚在此搭棚修行。
当时正值朱元璋推翻元朝,登基坐龙庭。因朱元璋曾做过和尚,故下旨要杀死所有和尚。逆川和尚因独处茶山,幸免于难。后来京城大旱,百姓求雨无果。有臣子上奏皇上,请求赦免和尚并寻僧求雨。皇上准奏后,士兵们寻遍京城四周,最终在茶山找到了逆川和尚。他奉旨求雨,恰逢其时,连日降雨,五谷丰登。皇上万分欣喜,封逆川和尚为护国禅师,赐下锦斓袈裟,并在茶山兴建寺院,名为实际寺。寺院四周造了龙虎门、莲花岩、观音洞、丝潭、岭五大景致,合称为“五美园”。
《瓯海志》记载逆川大师(13191373),出生在瑞安陶山。他7岁拜即空为师,曾主持修建了温州松台山净光塔、江心寺、茶山实际寺、平阳归源寺等。元朝皇帝曾赏赐金法衣,明太祖朱元璋特诏令江南十位高僧在钟山设立无遮法会,逆川大师作为江南十大高僧之一,弘法利生。
逆川大师不仅是自觉觉他的佛教精神的体现者,更是元末明初的一代高僧大德。他遍游四方,宣讲佛法,修建寺庙,和谐民心,护法为国。明宋濂为其撰写的《佛性圆辩禅师净慈顺公逆川墓塔碑铭》详细记录了其弘法利生的事迹。
大师在云游期间,不仅修复了诸多寺庙的颓垣败壁,还帮助民众修建了报恩禅院、归源寺等。甚至曾有草寇巨贼在他的教化下改过自新。他的慈悲心怀和禅学修为深得民众敬重,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想要深入了解逆川大师的故事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吗?请随我一起净慈寺与五美园的奥秘,感受佛教精神的真谛。温州茶山五美园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逆川妙机神算高僧的传奇。逆川大师被誉为能妙算天机,言无不准,吸引了远近的信众前来求教。当师算后,他让来人告诉二位山大王,不要偷偷逃奔,朝廷很快会有大赦令。二位大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安心等待,不久朝廷果然颁布了大赦令,二人因此得以活命。从此,他们对逆川大师敬若神明。
逆川大师不仅受到地方百姓的敬仰,连元朝皇帝也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皇帝赐给他金裥法衣,并御笔亲赐“佛性圆辩禅师”的法号。逆川大师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朝廷的赏赐尽行分送僧侣,把自己积蓄的法衣、钵盂也一一馈赠给大家。然后,他退居一室,过上了隐僧的生活。
温州城松台山的净光塔,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但因年久失修,地方官员欲修葺时却遇到了困难。逆川大师被请来负责此事。他并未立即答应,而是表示担忧民力凋敝,不忍加重百姓的负担。但在官员的再三请求下,他答应修复净光塔。他动员了温州城的二万余户,每户捐一升米,然后请来更好的工匠,用更好的木材修建。尽管在塔建过程中遭遇了台风的袭击,但大师坚信能够成功,最终修建完成的净光塔金碧辉煌,犹如天降之佛塔。
江心寺的兰隐逸禅师年事已高,力不胜任建万佛阁之重任,便托付给了逆川大师。大师不日而成,展现了他的高超技艺和慈悲之心。在明朝时期,逆川大师作为江南十大高僧之一,参加了在钟山设立的无遮法会。他在法会上弘法,前来听讲的人数以千计,展现了其深厚的佛法修为和影响力。
逆川大师不仅佛法精深,著作也丰富。他的《五会语》、《善财》和《参偈》等书籍流传于世,展现了他作为高僧大德的慈悲精神。他的精神历经近700年而不衰,仍然影响着世人。
实际寺是逆川大师重建的一座古寺,位于温州茶山大罗山西麓。这座寺庙因四周有龙虎门、莲花岩等五大美景而被称为「五美园」。经过多次兴废和重建,实际寺在信众的支援下逐渐恢复了昔日的辉煌。如今,寺院后院的那株多年的银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深秋初冬季节,金黄的落叶为寺院增添了禅意。
以上就是关于温州茶山五美园的故事,一个关于逆川妙机神算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