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需注意的10点
秋日饮食的秘诀在于滋阴润肺。早晨,我们可以选择食粥来滋养胃气,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等。多吃一些酸甜可口的果蔬,如葡萄、山楂等,不仅可以满足味蕾,更可以护肝益肺。辛辣食品此时应适当减少。
秋季的天空如同画布上的色彩,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的气候干燥,我们要特别注意养阴。除了多喝水补充夏日流失的水分,还可以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大地的气息。避免过度出汗也是关键,因为汗液的流失会损耗体内的阴液。秋季锻炼要适度,不可过度。
在秋季,我们要早睡早起。这样的作息习惯有助于阴精的保存和阳气的舒展。研究表明,秋季适当早起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随着天气渐凉,我们要适当增加衣物,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秋季是运动的好时机,我们应重视耐寒训练,如晨练、慢跑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立秋之后,我们要少吃寒凉食物和生食过多的瓜果。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更要谨慎。在夏秋之交,我们应注重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易消化的温热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类食物,让胃火逐渐退去后再进行滋补。
瓜果虽好,但入秋后要适量食用。大量食瓜果会损伤脾阳,引发胃肠道疾病。入秋后应少吃瓜果,脾胃虚寒的人更要忌口。
秋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或滥补。只有虚症患者才需要用补药。进补要适当,最好以食补为主。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燕窝、银耳、蜂蜜等。这些食物与中药搭配,效果更佳。
秋季容易出现秋燥,人体易出现虚火上延。中医认为,燥易伤肺。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选择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等。
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防秋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保持足够的睡眠。
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要注意增减衣物,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室内空调温度要适宜,一般在25℃~27℃之间。遇到疾病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