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加铁防贫血
食盐强化铁元素预防贫血
在这个世界上,有数以亿计的人正在经历着缺铁性贫血的困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妇女和儿童的铁缺乏问题尤为突出。令人震惊的是,还有近十亿人面临轻度铁缺乏的风险。铁在血红蛋白的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的缺失会直接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疲乏、头晕、心跳加速等严重症状。
统计数据显示,一个人每天大约会排出1毫克的铁。对于女性来说,由于生理特点,如经期、妊娠、分娩等,体内铁的平衡更容易被破坏。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女性为了追求瘦身而过度节食,这也导致了缺铁性贫血的增多。
解决铁缺乏问题的长期方案依赖于日常饮食的持续补充。虽然可以服用补铁剂,但停药后复发率高,无法根治。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欧美国家早已实施铁强化措施,强制在日常主食中添加铁元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例如,美国自1941年起,每100克面粉中必须添加3.5毫克铁;瑞典的标准也从1944年开始实施,并在1970年后将加铁量增加到6.5毫克。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全民的铁缺乏症发生率,尤其是经期妇女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营养学家和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求简便易行的均衡补铁方法。最近,加拿大研究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发出了在食盐中添加铁和碘的新技术。这一创新为人们通过食盐轻松补充这两种元素提供了便利。
早在科学家设想像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症那样,通过食盐加铁来预防缺铁性贫血之前,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使铁和碘两种元素在食盐中和平共处。以往的试验表明,添加铁和碘会引起化学反应,导致两种元素的含量和存在形态不稳定,还会影响食盐的颜色和味道。
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将碘元素包裹在一层糊精(葡萄糖的聚合物)中,避免其与铁元素直接接触。这一技术不仅克服了之前的弊端,还保持了食盐的生产成本不增加。试验证明,在这种状态下,食盐在保持干燥的条件下保质期长,铁和碘在人体中的吸收情况良好。这一创新为人们预防缺铁性贫血提供了新的途径,有望改善全球许多人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