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制造更智能(新数据新看点
走进宝钢股份冷轧厂的C008热镀锌智能车间,一片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上方的无人行车正在精准地吊卸钢卷,即便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也能感受到这座工厂强大的生命力。这座经过数字化改造的“无人车间”,犹如一颗不眠的明珠,在夜幕下熠熠生辉,无需工人值守,即便关灯也能正常运行。
“智能化升级后的‘无人车间’,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能,更是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得力助手。”宝钢股份冷轧厂负责人介绍道。智能制造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助力企业稳定生产,成为企业复苏的强劲引擎。
“无人车间”不仅仅是中国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中国制造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我国产业数字化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数字技术如春风拂面,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达到了惊人的28.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
那么,“28.8万亿元”又折射出了什么呢?
这背后,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山西吕梁山深处的庞庞塔煤矿,5G网络的一个基站成功调试,标志着煤矿井下商用5G专网的基本建成。这一创新技术让采矿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智能采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仅是煤矿业,我国多个工业领域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正加速数字化转型。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均有所上升,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这背后,也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潜力的释放。数字化改造后的企业,如青岛环球服装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接收来自全球的个性化订单,实现了转型的突破。工业互联网平台如海尔卡奥斯正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
这背后更是新商业模式和创业活力的加速涌现。鞋企天创时尚尝试“店厂合一”的新商业模式,将制鞋生产线实时直播,打破生产制造商和客户之间的壁垒。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不断孕育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技术正在助力制造业成为数字经济的发力点。中国信通院政经所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孙克表示,“有数字技术支撑,制造业正在迎来发展的新时代。”这一切都昭示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力。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正迈向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