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单独二胎”对公职人员最有利 全面二胎
“单独两孩”政策尘埃落定,开启新时代
近日,备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会议明确表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标志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项新政策被称为“单独两孩”政策,寓意着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迎来新的生命,让家庭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新政的实施时间,全国并未统一规定。各省(区、市)将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执行时间。卫计委宣传司司长表示,即便是“单独家庭”,在实施细则出台前怀上第二个孩子也将被视为超生。他明确表示,中国会逐步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但全面放开二胎尚需观察。
在这一政策调整中,公职人员无疑是最大的受益群体。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在公职人员中的执行力度最为严格。一旦“单独两孩”政策放开,军人、公务员等公职人员将相对受益。一位接近人保部的相关人士表示,超生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也会对所在单位造成影响。
据了解,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除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原则上所有公职人员不得生育二胎。违法生育的公职人员将面临革除公职的严厉处罚。已弃官从商的陈向东告诉记者,6年前他因妻子怀上第二个孩子而辞掉了某部委副主任的职位。他表示,一般公民超生只需缴纳罚款,而公职人员则需接受经济和行政处罚。
陈向东坦言,他渴望有一个男孩儿,当确认第二胎为男孩儿时,他选择了辞职。如今,他的第二个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大班。面对新政,年龄问题成为不少人的尴尬。记者了解到,自1979年中国开始施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步入中年,部分人员已进入高危妊娠行列。
不少公职人员在面对新政时表示纠结。今年36岁的樊适表示,虽然盼望政策放开,但面对奶粉、医疗、教育等飞涨的费用,压力巨大。无论如何,这一政策给了他们选择权,不再需要担心因生育第二个孩子而失去工作。
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了解到,全国各地将从今年年底开始陆续试点“单独两孩”政策,而北京的相关政策最早也要在明年两会以后正式落地实施。这一政策的落地不仅意味着人口政策的调整,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标志着我国在人权、家庭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