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脂肪酸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可怕
一直以来,关于饱和脂肪酸的争议不断。许多人认为它是引起心脏病及其他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的科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的真相。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杰出的教授JeffVolek表示,或许,饱和脂肪酸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可怕。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日本livedoor门户网站于本月21日报道了这一消息。据美国在线科学杂志《Plosone》的发表的研究显示,即使我们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达到正常量的两到三倍,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并不会上升。这似乎打破了我们对饱和脂肪酸的固有认知。
这项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信息。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时,血液中的脂肪酸浓度也会随之上升。这些脂肪酸恰恰是增加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的重要因素。Volek教授进一步指出:“我们体内的饱和脂肪酸未必会在体内沉积,真正的关键因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为期四个半月的严格实验。他们选择了十六名志愿者参与实验,并对他们的饮食进行严格管理。每隔三周,研究人员会调整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总脂质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结果发现,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而饱和脂肪酸增加时,参与者的血液中的饱和脂肪酸总量并未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现象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较少时,一种被称为棕榈油酸的脂肪酸会下降。而当碳水化合物被摄入时,这种脂肪酸就会增加。研究团队指出,棕榈油酸的增加可能会加剧病情,因为它与有害健康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关。换句话说,当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时,棕榈油酸有可能导致这些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不燃烧就直接转化为脂肪。
Volek教授认为,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极低时,人体会优先燃烧饱和脂肪酸。他表示:“尽管参与者摄入了约两倍的饱和脂肪酸,但他们的血液中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却有所下降。”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饱和脂肪酸可能与致病并无直接关联的新观点。Volek补充说:“关于饱和脂肪酸的误解广为流传。根据我们的研究,进食中的饱和脂肪酸与心脏病并没有明显的关联。”他还强调,饮食指南中经常推荐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能是不科学和不明智的。这项研究的发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实验结束时,参与者的血糖、胰岛素和血压都有所改善,他们的体重平均下降了约十公斤左右。这无疑证明了饮食调整的巨大潜力以及科学研究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