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涨势凶猛” 国内奶企当自强
新华网呼和浩特报道,近期国际乳业巨头如雀巢、美赞臣等在国内市场发起了奶粉价格上涨的攻势,引发了新一轮的涨价潮。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业内专家指出,洋奶粉频繁提价背后,反映出国际乳业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面对此形势,国内奶制品企业需要自我振兴,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洋奶粉的价格如同乘风破浪般持续上涨,稳坐市场的半壁江山。据农业部发布的报告,从现实情况看,2012年的奶粉涨价潮已经悄然开启。距离上一次涨价仅隔三个月,洋奶粉再次提价,凸显了其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洋奶粉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每次提价幅度都在10%左右。
AC尼尔森公司的报告指出,国内奶粉市场前十大品牌中,有一半以上为外资品牌,他们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并且在高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信赖洋品牌,国内乳制品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面对洋奶粉的强势进攻,国际乳业巨头正在全面布局中国市场。他们不仅在销售渠道上投入巨资,而且在奶源基地和生产加工能力上也在加强投入。洋奶粉在稳固一线高端市场的正在快速向二三线城市扩展销售网络。
业内专家指出,国际巨头的全面布局正在逐步发挥作用。虽然全球奶业市场出现价格下跌趋势,但洋奶粉在中国的售价却一再上涨。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奶企需要自我振兴。他们必须以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重塑消费者信心,重新夺回市场。
事实上,国外奶粉质量问题也频频被曝光,而国产奶粉在奶源质量上下了大功夫,品质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国内乳品的消费信心正在恢复中。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张维银表示,国产奶粉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质量,好的品质最终会赢得消费者信赖。
从市场角度看,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初生婴儿,进口奶粉是对国内供应的补充。有专家认为,应合理引导和控制洋奶粉的进口,使其成为我国奶业的“鲶鱼”,激发国内乳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他们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质量控制制度和管理经验,打造一批国内甚至世界领先的乳品企业和品牌。这对我国奶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场洋奶粉与国内奶企的较量,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也是一场质量、信誉和创新的较量。我们期待在这场较量中,国内奶企能够迎难而上,实现自我振兴,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