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百壮士抗议 1975年台湾版《八百壮士》
一、电影《八百壮士》之回溯(1975年台湾版)
1. 背景概述
在1975年,一部由丁善玺执导的电影《八百壮士》在台湾上映。这部电影由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等明星主演,深情讲述了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领的524团“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此片赢得了第22届亚太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林青霞也凭借此片成为最年轻的亚太影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拍摄得到了蒋经国和台湾“国防部”的支持,其目的也是为了提振民心士气。
2. 艺术特色
这部电影的艺术特点尤为突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护旗”的高潮戏。片中有一场象征性的场面,士兵们用人体的金字塔形式护卫旗帜,场面震撼。与2020年大陆版的《八佰》相比,这部台湾版的电影更注重悲情渲染,而非战争场面的描写。这也引发了一些历史美化的争议,被指责为歪曲淞沪会战的失败史实。
二、台湾“八百壮士”抗议事件探微
1. 年金改革引发的抗议(2017年)
在2017年,由退伍军人组成的“八百壮士”团体在台湾立法机构前发起了一场长期的围城抗议。他们抗议的对象是蔡英文当局的年金改革方案,这一抗议活动得到了洪秀柱等人士的支持。抗议期间,他们采用了“埋锅造饭”的形式,持续了一个多月,高峰期时参与人数达到了2000人。
2. 与电影的关联
这个抗议团体在命名时直接援引了电影《八百壮士》所述的历史事件。他们借用历史叙事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然而他们的诉求与电影所表达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三、历史原型之现实境遇介绍
真实的“八百壮士”幸存者战后的生活境遇复杂。部分被遣返回大陆原籍的壮士在期间遭受了迫害。而那些留在台湾的壮士并未得到妥善的安置,这也反映了对抗日老兵的态度的变化。这些现实情况与电影中的英勇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