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
关于“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这一引人注目的观点,值得我们从历史、现实和概念三个层面进行深入。
让我们追溯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和原始语境。这一表述最早由18世纪的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提出。在他的语境中,这主要是指那些伪装出的爱国主义,而非普遍意义上的爱国情感。约翰逊本人是一个爱国者,他批判的是那些借爱国之名,实则谋取私利的行为。这一表述在当代经常被断章取义地引用,导致原意被误解为对爱国主义的全盘否定。实际上,约翰逊反对的是虚伪的爱国主义,是假装的自由之爱。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现实中的一些争议案例。在中国网络争议中,这一说法常被用来批评某些极端行为。例如,某些网红为了吸引眼球,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如“铁头”在靖国神社的不当行为,被部分网民误认为是爱国的表现,实际上却是为了博取流量而做出的不当行为。有学者指出,真正的爱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防御性的情感认同,而后者可能会演变为排外主义,甚至引发灾难。
在概念辨析部分,我们需要明白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区别。爱国主义是对家园文化的归属感,而民族主义更强调政治诉求。健康的爱国主义不应成为违法行为的借口。我们也要警惕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将爱国行为庸俗化,如通过滋事挑衅来展示爱国;二是将爱国主义污名化,似乎爱国主义本身就是负面的事物。
在中国当代语境下,防御性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常有重合,这与西方侵略性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这一观点的讨论,我们应该回归原始语境,区分真正的爱国主义与投机行为。
我们应该建立理性的爱国观,既反对那些借爱国之名行流氓之实的行为,也反对将爱国主义本身污名化。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家园文化的深深归属感和热爱,它应该被正确地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