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纳辱华言论杜嘉班纳辱华始末
一、事件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举世瞩目的时尚品牌杜嘉班纳,推出了一部名为“起筷吃饭”的宣传视频。视频中的亚裔模特,虽然尝试以筷子品尝意大利美食,但别扭的姿势和旁白中的“中式发音”以及刻板描述,如“小棍子餐具”,却引起了广大中国网友的质疑和反感。许多网友认为这些元素似乎在丑化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中国网友的强烈不满,杜嘉班纳仅仅删除了微博视频,却忽略了海外平台仍保留内容的争议。
争议并未就此平息。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Stefano Gabbana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的辱华言论被曝光,他在私信中公然辱骂中国是“屎一样的国家”,“无知肮脏的土匪”,这一事件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二、舆论风暴与全民抵制
随着事件的发酵,中国明星纷纷站出来表达不满。原定于在上海举办的杜嘉班纳大秀,因为陈坤、章子怡、迪丽热巴等数十位艺人的集体退出而被迫取消。现场只留下空荡荡的舞台,让人感叹不已。电商平台也纷纷表态,天猫、京东等八家中国主流电商平台全面下架杜嘉班纳的所有商品,品牌在华业务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
三、品牌的回应与后续发展
面对舆论的压力,杜嘉班纳最初试图以“账号被盗”为借口逃避责任,虽然官方声明中声称“盗号”,但并未完全否认辱华言论。两位创始人在压力下发布了中文道歉视频,声称“深刻反省”,“尊重中国文化”。但海外社交平台并未同步发布道歉声明,被许多网友批评为“双标”。
此次事件对杜嘉班纳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长期影响。即使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消费者仍然持续抵制该品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杜嘉班纳竟然以“诽谤”为由起诉了最早曝光辱华言论的Ins博主Diet_Prada,索赔万欧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批评。
四、官方与社会各界的反应
共青团中央在官方平台上发文批评杜嘉班纳的行为是“自取其辱”,并强调外资企业应尊重中国市场和文化。外交部也对此事做出回应,表示这是市场问题而非外交问题,并建议外媒关注中国民众的态度。人民网等官方媒体更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品牌“傲慢无知”,指出中国市场才是奢侈品行业的真正沃土。这次事件不仅让杜嘉班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警示所有跨国企业:尊重文化,才能赢得市场。这一事件已成为跨国企业因文化歧视付出代价的典型案例,凸显了中国市场对文化尊重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