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欺妇孺 天冷注意防
为何人们会长冻疮呢?这一现象与年龄息息相关。儿童和少年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刺激反应强烈,当遭遇寒冷侵袭,皮下毛细血管会痉挛性收缩,造成局部血液瘀滞,营养不良,容易受损,形成冻疮。而中年人和老年人由于皮下毛细血管对寒冷刺激相对不敏感,因此不易生冻疮。性别也对冻疮的发生有一定影响。青年和壮年妇女相比同年龄的男子更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女性对寒冷的适应性较差,皮肤抵抗力较低。
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与冻疮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患有心脏疾病、血管疾病或末梢血液循环不佳的人,其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从而产生冻疮。除此之外,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伤害,影响局部毛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加速冻疮的形成。相较于干燥环境,潮湿环境更容易引发冻疮。
为了有效预防冻疮,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通过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是预防冻疮的最佳方法。我们还需做好御寒准备,冬季户外工作时需吃饱、穿暖,戴手套、帽子、穿棉鞋等。保持内衣干燥,避免穿潮湿、过小的鞋袜。对于耳、脸、手、脚等易冻部位,要常涂油脂保护皮肤。避免无防冻准备时外出,避免裸手接触金属。以冷、温水擦洗身体部位,增加耐寒力。使用独头蒜磨擦易发冻疮的部位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对于皮肤未破的红斑冻疮,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便的治疗方案。例如使用茄秧、辣椒秧等加水煮沸过滤后浸搽局部;使用霜打的辣椒杆和茄子杆煎水熏洗患处;涂抹蜂蜜膏、十滴水等;使用市售的活血贴膏等。若冻疮已破,局部可使用药膏外涂并包扎,但最好是先请医生诊治。值得注意的是,冻伤后应避免火烤、雪擦、冷水泡和捶打患处。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这些关于冻疮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正如俗话所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养生之路漫长,越早开始受益越多。除了以上关于冻疮的知识,我们还可以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例如老年人骨折食疗、中医治疗脱发的方法以及风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