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遗传大肠癌 高危险群别轻忽
在当下国内饮食日益西化的背景下,大肠直肠癌已然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一大隐患。特别是在某些家族中,这种疾病的遗传性使得高危人群无法忽视其潜在的风险。李志清医师的警告犹如一声警钟,提醒我们大肠癌筛检的重要性,以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关键性。
近年来,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生率持续攀升,已成为癌症发生率的首位。对此,我们不应掉以轻心。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消化内科的医师李志清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名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症患者在经过筛检后及时发现并治疗了大肠癌。由于该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医师对其20多岁的儿子也进行了筛检,并成功切除了大肠息肉,从而降低了恶化为大肠癌的风险。
大肠癌的威胁不容忽视。每年,我国有大约1万多人罹患大肠癌,近4千人因此丧生。好消息是,大肠癌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且治愈率相当高。根据统计,如果早期妥善治疗,存活率可高达90%以上。欧美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年进行一次的粪便潜血筛检,能有效降低18%至33%的大肠癌死亡率。
那么,什么是粪便潜血检查呢?李志清医师对此进行了解释。粪便潜血检查是检测粪便中肉眼无法看到的血液。由于大肠癌的肿瘤或息肉在受到粪便摩擦时可能会出血,这些血液会附着在粪便表面排出。通过粪便潜血检查,我们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或息肉的征兆,并经由大肠镜检查进一步确诊,从而及早接受治疗,阻止癌症的发展和扩散。目前,使用定量免疫法的粪便潜血检查非常便捷,无需饮食限制。
对于预防大肠癌,有三个要点需要牢记:一是日常饮食要以五蔬果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及油腻食品;二是保持每日运动,帮助肠道活动;三是定期进行粪便潜血检查,以早期发现大肠癌。遵循这些要点,可以有效降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这篇名为《家族遗传大肠癌 高危险群别轻忽》的文章提醒我们,面对大肠癌这一健康威胁,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注:该文由网友『山姆弟弟』至本站,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需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