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多_把握3大特征 警惕新生BB肺炎_新生儿
新生儿肺炎:预防、识别与应对
新生儿肺炎,这是让每位父母都深感忧虑的病症。通过一些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仍然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几率。
在备孕和孕期,妈妈们应当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这是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第一道防线。临产时,我们需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严密消毒,避免在接生过程中造成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为其吸净口鼻腔分泌物,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肺炎症状呢?我们要了解新生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孩子出生时就有肺炎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一般多在产前、产时引发。产前的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缺氧时,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等,都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也可能引起细菌性肺炎。如果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部则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还有一种就是生后感染性肺炎,比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者),孩子很容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并不典型,常常容易被家长忽视。主要的症状包括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或不哭、拒乳等。有时仅表现为“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的呼吸次数增多(大于45次/分),甚至可能出现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果感染未能及时控制,容易向全身扩散,病情会迅速恶化。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应立即就医,争取尽早治疗。
由于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况,其咳嗽反射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咳出,容易引起窒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吸痰、雾化,保持患儿气道通畅。孩子在患病期间一般食欲较差,需要静脉点滴输液来补充热量。新生儿抵抗力弱且病情变化快,必须静脉输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等严重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外科抽气引流。原则上新生儿肺炎都应住院治疗。如果病情稳定,经过医生诊断并指导下进行治疗的轻症肺炎,也可以考虑在家观察,但必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需要高度关注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预防、识别与应对的方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