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认证
一、认证标准与演变
国际标准OHSAS 18000自1999年推出以来,已成为早期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通用框架。其中,OHSAS 18001为认证性标准,而OHSAS 18002则提供了实施指南。随着时代的发展,ISO 45001作为新一代国际标准逐渐崭露头角,它更加注重风险控制与合规性评价,并且与ISO 9001(质量)和ISO 11(环境)体系相互兼容。
在中国,GB/T 28001标准的推出,等同于OHSAS 18001:2007的使用。在2011年的修订中,该标准强化了“健康”的重要性,并新增了合规性评价要求,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结构化改进提供了明确指导。
二、认证核心概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通过专业的评估来识别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分级控制措施。PDCA循环(包含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阶段)确保了体系的持续改进。关键要求则包括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并配置资源以保障体系的运行。内审、管理评审及合规性评价的开展,都是为了确保体系的法规符合性。
三、认证申请的条件
企业申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需满足一定条件。企业需要具备合法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并持有与经营相关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件。体系必须已建立并实际运行至少三个月,完成内审和管理评审,以证明体系的有效性和改进能力。企业需要遵守《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要求,并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四、认证的意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系统性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风险,全球范围内每年可降低因职业事故导致的2.7亿起伤亡。这也有助于企业满足国内外法规要求,避免法律处罚,并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供应链合作信任度。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例如某些应用将办理时限缩短,并减少重复材料提交。
五、典型的认证流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流程典型包括准备阶段、申请与审核以及认证决定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完成体系文件的编制和内部培训。接下来,向认证机构提交材料,并接受一阶段(文件审核)和二阶段(现场审核)。通过审核的企业将获得证书,其有效期通常为三年,并需要定期进行监督审核。
通过职业健康安全认证,企业可以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管理转型,平衡员工权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