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八大场口
走进翡翠的世界:各大场口的原石特色
深入翡翠的源头,各大场口的原石特色犹如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向我们展示了翡翠的千姿百态。
1. 大马坎场口
位于乌鲁江下游的大马坎场口,以冲击矿床为主,原石特点鲜明。这里的原石皮薄如蝉翼,雾层清晰可见。黄红翡与特色油性料是大马坎的招牌。其典型的皮壳呈现棕灰或黄红色,雕刻师们常能巧妙利用白黄雾层,雕刻出独具匠心的作品。
2. 帕敢场口
历史悠久的帕敢场口,以种水色俱佳而声名远扬。这里的山石皮坚硬厚实,黑乌沙皮是其一大特色。水石的皮壳薄如蝉翼,透感强烈。砂粒细腻均匀,高冰种、玻璃种原石比例较高。满绿料在这里屡见不鲜,是翡翠收藏家们的挚爱。
3. 莫西沙场口
莫西沙场口被誉为“种水之王”。这里的原石以玻璃种、脱沙料为主,皮壳或石灰皮、或翻砂皮。常见的白雾或黄雾,给这里翡翠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虽然色料稀少,但种水表现绝对上乘,起胶起荧效果显著,每一件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4. 木那场口
木那场口以盛产满色料和独特的“雪花棉”闻名。这里的原石皮壳丰富多彩,黄岩沙、白岩沙或包浆皮都有其独特之处。种质从豆种到玻璃种跨度大,但帝王绿、阳绿等高色料依然难得一见,每一件作品都是匠心独运的结晶。
5. 会卡场口
会卡场口的原石皮薄如纸,裂多是其一大特点。灰绿、灰黑的皮壳常见,水头较好。春带彩料较多,色泽鲜嫩。典型的蜡壳、青蛙皮为这里的翡翠增添了几分野性之美。虽然色料种嫩,但抛光后的色泽提升让人惊叹。
6. 后江场口
后江场口的原石以小型卵石为主,皮壳多为灰黑色。这里的翡翠种老色阳,虽然裂多,但极少出砖头料。色料丰富,抛光后颜色更加鲜艳。尤其适合制作戒面等小件,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7. 莫湾基场口
莫湾基场口的原石以黑乌砂皮壳为主,皮厚雾层明显。这里多见蓝水料或满绿高翠,变种极端。小料可以“以小博大”,而大料常伴随棉多肉粗的问题,挑战与机遇并存。
8. 南齐场口
南齐场口的原石皮壳薄如蝉翼,多呈红黄色,含铁量高。这里的翡翠种老底细,色料鲜艳。个体虽小,但产出的蓝水或黄加绿特色料让人眼前一亮,裂纹较少,是大自然赋予的瑰宝。
每个场口的原石都有其独特之处,是翡翠世界的璀璨明珠。无论是种水料、色料还是特色皮壳,都展示了翡翠的千姿百态。风险与机遇并存,每一个选择都让人充满期待与冒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