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返程高铁上改试卷
高铁上的教育篇章:教师在路上的坚守与辛勤付出
近日,一则关于福建厦门的数学老师利用国庆返程高铁时间批改试卷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这个画面不仅仅是一幅普通的画面,更是教师群体付出辛勤汗水的缩影。这样的事例并不孤例,众多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的敬业和担当。
一、深入解读教师工作的内涵
当我们提及教师,脑海中浮现的是他们站在讲台上授课的形象。背后的他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付出。
数学老师通常需批改的试卷数量庞大,每班通常有50-60份试卷,若带多个班级,批改作业的任务便如山重。仅仅批改这一环节,便需要耗时半天以上。不仅如此,教师们常常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工作,如课间休息、通勤途中甚至就医等待的时间。像那位在高铁上批改试卷的老师,这样的场景对于教师而言已是常态。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源于对“教学反馈时效性”的追求。及时批改作业有助于学生们趁热打铁订正错题,部分老师为了这份责任,选择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
二、热议之下的争议焦点
视频上传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其中不乏有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这是“作秀”,认为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低下,质疑为何不在学校内完成批改工作。教师们却表示,批改场所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而且,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常常模糊,家长沟通、突发的教学任务等常常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教师面临的非教学负担过重的问题。除了教学之外,教师们还需要应对各种额外的任务和责任。社会对于教师群体的理解存在偏差,许多人只看到他们在讲台上的风光,却忽略了他们背后的付出与艰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教师的权益,湖南等地已经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处理办法,明确禁止超出合理限度的工作要求。在教育管理上,也可以考虑优化作业批改机制,如利用智能辅助工具来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担。
而在这次热议中,值得关注的还有语文教师群体。相较于其他科目,语文作文的批改更为耗时费力。但无论数学还是语文,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为学生付出,为社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
这样的教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重与理解。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高铁上批改试卷的老师,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