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
一、基本整定原则概述
在电力系统的保护配置中,必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首要考虑的是装置的可靠性,这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石。在此基础上,还需通过整定计算来实现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平衡。
二、各类保护的计算公式详解
1.电流速断保护
动作电流的整定是关键,其计算公式为:\(I_{dz} = K_k \times I^{(3)}_{dmax2}\)。其中,\(K_k\)为可靠系数,根据保护类型不同(DL型或GL型)而有所区别;\(I^{(3)}_{dmax2}\)代表变压器二次侧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2.限时速断保护
此保护类型的灵敏性需通过特定公式进行校验。校验公式为:\(K_{sen} = \frac{I^{(2)}_{dmin}}{I_{dzj}} \geq 1.3 \sim 1.5\)。其中,\(I^{(2)}_{dmin}\)为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线路末端两相短路电流。
3.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涉及多个系数和最大负荷电流。计算公式为:\(I_{dz} = \frac{K_k \times K_{jx} \times I_{fh.max}}{K_f}\)。其中,\(K_f\)为返回系数,确保故障消除后保护的正确返回。
4.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相对复杂,与线路长度、系统电压及校正系数相关。计算公式为:\(T = K \times L / (V \times \sqrt{L})\)。
5.变压器保护
变压器保护包括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瓦斯保护针对的是变压器内部的故障,而差动保护则用于检测变压器内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的相间短路。
三、关键系数的解读
系数在整定计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可靠系数\(K_k\),它在电流保护中通常取值为1.2至1.5,旨在确保保护的误动避免。返回系数\(K_f\),其典型值在0.85至0.99之间,用于确保故障消失后保护能够正确返回。还有分支系数等,它们反映了系统不同部分的实际运行特性。
四、计算流程概览
保护整定的计算流程首先需确定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可能的短路类型。接着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并根据不同的保护功能(如距离、零序等)进行分类整定。进行灵敏度的校验,并根据需要调整保护方案。
五、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移动变电站的额定电流或最大长时负荷电流来选择合适的电缆。随着微机保护的普及,接地距离保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简化零序保护的配置。但无论如何,这些公式和参数都需要结合具体的系统条件进行调整,并应遵循相关的行业规范(如GB 50062)。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恰当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