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规模与增速的新里程碑
在2025年一季度的舞台上,我国进出口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总值高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这一数据不仅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更是连续8个季度突破了10万亿元的大关。在这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了6.13万亿元和4.17万亿元,分别增长了6.9%和略有下滑的6%。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刚过去的3月,单月进出口增速迅速回升至6%,显示了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区域发展方面,一些地区的进出口表现尤为亮眼。青海省以87.8%的增速位居全国首位,其外贸发展的迅猛势头令人瞩目。云南、广州等地通过加码政策,推动外贸企业降本增效,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结构优化与动能增强
我国的外贸结构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优化和变革。
贸易主体的活力被全面激发。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进出口占比达到了56.8%,并增长了5.8%,几乎对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都实现了增长。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显著,尤其是新能源产品,如锂电池、电动汽车等,更是成为出口的一大亮点。
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达到了51.1%,增长2.2%。东盟作为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增长了7.1%。新兴市场如拉美、非洲的增速更是超过了整体水平,为我国外贸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的双向驱动
在政策层面,各地都在加大力度支持外贸发展。云南推出了稳进提质政策,支持范围更是扩大到了6800余家制造企业。广州的“稳外贸18条”则聚焦于先进制造业和供应链服务。
在产业升级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成为了驱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装备制造业的进出口占据了半壁江山,自主品牌的出口占比也提升到了22.8%,显示了我国产业升级和外贸发展的融合。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面临外需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但我国外贸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通过金融支持的优化,如云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及企业的主动转型,如拓展海外分市场、数字化触网等措施,外贸的韧性持续增强。
综合来看,中国外贸在政策协同、市场开拓和产业升级的多重作用下,正逐步实现“质升量稳”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面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期待我国外贸能够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