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延期上市,竟是持续高温惹的祸
近日,大闸蟹在多地陆续开捕上市,迎来了食客们的热烈期待。在国庆节前的预订高峰中,许多食客感叹终于等到这一美味时刻。在这之前,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大闸蟹在主要产区如阳澄湖和太湖等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了影响,使得上市时间有所推迟。
那么,究竟高温天气如何影响大闸蟹的生长发育呢?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徐钢春副主任表示,今年的高温天气对大闸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性成熟较晚、生长发育缓慢以及蜕壳延后等方面。
大闸蟹,又被称为中华绒螯蟹,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经济蟹类。它们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下旬开始迅速发育成熟。人们口中的美味蟹膏和蟹黄,实际上是公蟹的副性腺及其分泌物和母蟹的卵巢及其消化腺。由于高温的影响,今年大闸蟹的性成熟相对较晚,导致它们无法及时上市。最适宜大闸蟹生长的温度是介于18至25摄氏度之间。当气温超过这个范围,大闸蟹的食欲就会逐渐降低。特别是当气温达到30摄氏度时,它们的摄食量就会明显减少;而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大闸蟹甚至会完全停止摄食。据徐钢春介绍,今年夏天我国部分大闸蟹养殖区的气温甚至接近了40摄氏度,使得大闸蟹们热得没有食欲,自然也难以增加体重。
大闸蟹摄食减少还会引发蜕壳延后的连锁反应。因为大闸蟹需要经历多次蜕壳才能发育成熟,一旦蜕壳出现延后,其生长期也会相应延长。虽然秋风已经开始吹起,但今年大闸蟹的大规模上市可能仍需要等到10月。而且,受到高温的影响,今年大闸蟹的个头可能会比往年小一些。
除了大闸蟹之外,高温天气对其他水产生物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海带、海参、淡水鱼等都在高温的影响下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温度是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的必需品。高温还会加剧水分蒸发,导致河湖海水盐度上升以及病原体繁殖速度加快,从而危害水产生物的生命安全。
为应对高温天气对水产养殖的影响,种植水生植物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这些水生植物不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产生物提供更充足的溶解氧,还能为它们遮阳。比如在大闸蟹的养殖塘中,通常会种植底层水草;而在鱼类的养殖塘中,则会选择种植浮水性水草如空心莲子草和空心菜等。可以说,水生植物为水产生物在炎炎夏日撑起了“遮阳伞”,成为了对抗高温的“神器”。
皮肤病医院
- 干燥过敏性皮肤怎么办
-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网上医生免费问诊
- 100种皮肤病对照表,100种皮肤病对照表-皮肤病识别图解对照-手机
- 扫一扫图片识别皮肤病app,扫一扫图片识别皮肤病app毛囊炎
- 广州皮肤科医院排名第一,广州皮肤科最厉害的三个医院
- 天生黑皮肤能变白吗,天生黑皮肤能变白吗用什么护肤品
- 怎么美白皮肤最有效,怎么美白皮肤最有效内调
- 南京皮肤科研究所,南京皮肤科研究所医院哪个医生好
- 怎样治疗皮肤过敏,皮肤过敏怎么治疗最有效
- 古铜色皮肤,古铜色皮肤和小麦色皮肤对比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科院皮肤病医院
- 最好的皮肤科医院在哪里,最好的皮肤科医院在哪里
- 地铁跑酷国际服全皮肤全滑板,地铁跑酷体验服全皮肤全滑板免费
- 北京皮肤科排名前十的医院,北京最有权威的皮肤科是哪家
- 南京市皮肤病研究所,南京市皮肤病研究所蒋王庙电话
- 晒伤后皮肤发红怎么修复,晒伤后皮肤脱皮怎么修复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