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擦错!先涂防晒15分再用防蚊液
夏日蚊虫肆虐,许多人一看到防蚊液就拿起来猛往身上喷,不过皮肤科医师提醒,含有高浓度DEET(敌避)的产品不适合用于皮肤上,且即使是标榜天然精油成分的防蚊产品,使用前也要试用看看,以免引发过敏和接触性皮肤炎。,夏季若有防晒和防蚊需求,也要在涂抹防晒品15分钟后再使用防蚊产品,以免彼此产生化学反应,引发过敏或神经中毒甚至昏迷。(影音/摄影记者黄志文)
防蚊液和防晒品使用可能引发中毒反应,石博宇医师提醒两者使用应间隔15分钟。(摄影/骆慧雯)
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抽查市售12件防蚊液和7件防蚊贴片的商品标示,发现样品「天然芦荟防蚊液」标榜「天然」,成分却含有7%W/W敌避,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且包装上未标示含有与「芦荟」相关的成分,消基会董事长张智刚表示,业者涉嫌广告不实。
敌避防蚊液 宝宝孕妇避免使用
万芳医院皮肤科兼任主治医师石博宇表示,敌避是常见的防蚊液成分,原则是直接作用于皮肤上的效果最好,但因其属于化学合成品,浓度过高可能引发神经毒性导致昏迷,若小孩子因咬手指或用手取食,不小心吃进含敌避的防蚊液,过量也可能引发心脏毒性,导致死亡。
卫生福利部建议民众使用敌避防蚊液时,成人的浓度不宜超过35%,儿童不超过10%。医师也提醒,6个月以下宝宝、哺乳期的产妇和孕妇,应避免使用敌避防蚊液。
消基会调查发现一款防蚊液标榜天然,但成分却含有敌避,涉嫌广告不实。(摄影/骆慧雯)
防蚊液3分类 精油商品无法可管
目前市售防蚊液产品分为环境用药、卫生署核准药品,以及一般商品。若标示「环署卫制」或「环署卫输」,属于环境用药,仅能用于四周环境和物品上;若标示「卫署药制」、「卫署药输」或「内卫成制」者,则属于卫生署核准药品,可使用于人体或衣物。
石博宇医师表示,这些防蚊液的成分多为天然的植物性精油,虽然安全性比敌避来得高、效果短、不易被人体吸收,但临床上却有不少人因使用这类产品而诱发皮肤炎,出现精油过敏的症状,建议民众使用前还是先试用一下。
夏日防蚊重安全 防晒防蚊间隔15分钟
夏日是防蚊的季节,也是防晒对抗紫外线的时节,石博宇医师提醒无论是哪一种防蚊产品,建议民众先涂抹防晒产品,间隔15分钟后再使用防蚊产品,以免两者所含成分彼此作用,引发毒性,可能导致昏迷。
除了安全性的之外,消基会调查发现,21%产品没有标示防蚊时效性,71%防蚊贴片没有标示防蚊范围。
该文章《别擦错!先涂防晒15分再用防蚊液》由网友『乱世烽火』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