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不能简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孙红丽)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接受了媒体提问。
会上,有记者提出关于国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的问题。当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而在国外则广泛使用了mRNA疫苗。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观点,认为灭活疫苗技术已经过时,而mRNA技术才是先进的。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研发灭活疫苗呢?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他明确表示,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各有其独特之处,不能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进行区分。
郑忠伟介绍,灭活疫苗并非落后技术,而是经过长时间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实际上,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许多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都是灭活疫苗。在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还进行了许多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
而mRNA疫苗技术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主要用于开发肿瘤治疗疫苗。在新冠疫情之前,尚未有mRNA疫苗产品获得批准上市。尽管mRNA疫苗可以被称为新技术,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一定优于灭活疫苗。
那么,为什么许多发达国家没有第一时间研发灭活疫苗呢?郑忠伟指出,这主要是因为灭活疫苗的生产涉及大量活病毒操作,需要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的生产车间,成本较高,审批和建设周期也较长。在疫情初期,很难判断高额的投入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我国凭借制度优势,率先制定了关于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建设的相关规范,并迅速开展了研发和生产车间建设工作,确保了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实际上,国外也在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郑忠伟补充道。例如,印度产的一款新冠灭活疫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紧急使用清单,法国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也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使用。其他国家如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也在陆续使用灭活疫苗。这些都充分证明了灭活疫苗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他也强调,各种疫苗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人群,选择哪种疫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