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出问题是不是真的
近期抽检问题及企业回应
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江苏省消保委于2025年3月披露了令人关注的信息:在抽检的酱油产品中,有29款未能达标,其中包括知名品牌海天的两款产品。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讨论。
关于海天产品的抽检问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注不规范的情况。一款海天产品的蛋白质NRV%标注出现偏差,计算值为1.5%却标注为1%,这虽看似细微的差别,却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还有一款针对儿童的酱油被指出与普通酱油在实质上并无太大差异,这也引发了对于儿童食品特别标注的质疑。
而在315期间的一次检测中,"海天零金标生抽"被检测出含有重金属镉或总砷。这并不是海天品牌首次在抽检中出现问题,之前还有关于其"双标"的质疑,即内外销产品的添加剂存在差异。国内产品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甜味剂等添加剂,而外销产品则配料简单。尽管海天回应称国内外均有"0添加"系列,价格差异导致选择不同,并否认双标存在,但公众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有专家指出,合规使用的添加剂在安全性上是可控的,但苯甲酸钠过量可能会影响到肝肾健康。虽然海天多次声明其所有产品符合国家标麇,内控标准甚至高于国标,否认存在安全问题,但消费者的疑虑并非轻易能够消除。
历史抽检数据显示,海天品牌的产品在近年来表现出较好的合规性,三年中合格次数高达432次,属于抽检较多的品牌之一。尽管如此,对于每一次的抽检问题,都是对品牌信誉的一次考验。
海天部分产品确实存在标注不规范、重金属检出等问题,但核心的争议更多集中在产品的标准符合性而非食品安全事故。作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应关注产品的配料表和检测报告,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系列的产品。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让公众能够安心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