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大健康 2025-08-20 16:32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古代至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特色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在追溯古代中国经济的源头时,我们不得不提及其深厚的农业基础。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广泛推广的铁犁牛耕,耕作方式的演变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脚步。从原始社会的石制工具,到商周的青铜农具的少量使用,再到战国时期的铁器普及,直至汉唐两代的农具创新,生产工具的进步为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奠定了基础。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土地制度方面,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则表现为井田制。自战国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这一变革与商鞅变法息息相关。土地兼并的现象源于土地私有制,而北魏至唐初的均田制则是其主要缓解措施之一。

在手工业发展方面,官营、私营以及家庭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共存。商周的青铜器、东汉的水排冶铁、南北朝的灌钢法、商朝的原始瓷器、唐代的南青北白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瓷等,都是中国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随着外国商品的倾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家庭手工业的衰落是其主要表现。在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并未改变其封建制度。与此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其特点是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且依赖外国资本。

三、现代中国经济建设

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一五计划的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了工业化基础。三大改造则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里的国企改革试点,对外开放则从经济特区逐步扩展到内地,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四、备考建议

建议考生按朝代梳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关键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如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重点练习材料题,如分析土地制度变迁等。为了更全面地复习,考生可查阅具体的复习文档,获取完整的电子版资料。

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中国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结构和特点。了解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的历史,也有助于理解当今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