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场机场搬迁
一、大场机场搬迁规划与进展概览
在国家级规划的推动下,大场机场的搬迁工作已正式提上日程。回想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联手打造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大场机场迁建”的战略目标,标志着这一重大决策已纳入国家级发展蓝图。
在沪通区域合作的“1+4”协调项目中,大场机场的搬迁工作被视为核心任务。其中的“1”指的是大场机场的搬迁,而“4”则涵盖了南通新机场等一系列的配套建设。目前,从南通新机场周边已经启动的高速公路命名和路标设置来看,搬迁关联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参考其他机场的搬迁周期,如江湾、南苑等机场,大场机场从规划到实施可能需要跨越10年以上的时间。我们预测大场机场的搬迁可能在2030年以后才能实现。
二、大场机场搬迁面临的挑战
尽管搬迁计划已经启动,但前方仍有诸多挑战需要克服。首要的问题便是选址和资金。新机场的选址需兼顾军事需求与城市发展,既要远离市区又需满足空域条件,这在上海远郊的土地稀缺情况下,协调难度极高。搬迁费用涉及军方、地方等多方利益,目前尚未达成一致。
大场机场作为海军航空兵基地,日常运营十分重要,搬迁过程中需确保新址无缝衔接,这也为搬迁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大场机场搬迁后的区域发展机遇
大场机场的搬迁,对于区域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机场搬迁后将释放宝山外环内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南大智慧城、桃浦转型区形成联动开发,为区域带来新的产业和居住板块。
交通配套也将得到升级。规划中的中环北抬、长江西路高架、沪太路快速路等工程,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的通达性。而军工路快速路的通车,更是为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共康、大场等板块,因其区位优势和靠近中环、静安的便利条件,有望复制徐汇滨江的发展路径,带动商业和住宅价值的提升。
四、总结
大场机场的搬迁,是长三角一体化与城市更新双重驱动的结果。虽然面临选址、资金等现实挑战,但其对宝山乃至上海北部的土地重塑、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政策落地与配套建设的进展情况,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