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急性心肌梗塞 南部比北部快
中华民国心脏学会今日公布了关于台湾急性冠心症的研究数据。对于国内心肌梗塞患者来说,抢救过程中的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据研究显示,国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被送至医院急诊室后,平均需要96分钟来打通血管。令人瞩目的是,南部地区的抢救时间最短,仅需84分钟,而台北地区则相对较慢,需要109分钟,比南部慢了整整25分钟。这一结果令人惊讶。
根据国际标准,急救时间应在90分钟内完成。尽管北部地区拥有众多大型医院,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治疗的流程上,所需时间却高于中部和南部地区。对此,心脏学会介入性心脏学委员会主委谢宜璋解释道,南部地区的医院转诊较少,且大部分医师住在医院附近,因此能够迅速赶往医院处理紧急情况。与此相反,北部地区因交通阻塞等问题,医师赶往医院的时间较长。
除了抢救时间的差异,该研究还发现急性冠心症患者在术后持续用药方面存在不小的问题。尽管住院期间用药比率高达八成八,但出院后能够坚持服药满一年的人仅有两成五。对于那些没有遵循医师指示用药的患者来说,其死亡率是遵医嘱用药患者的七倍之多。
谢宜璋医师强调,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每分每秒都至关重要。他呼吁国内急救系统能够进一步缩短关键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他也强调了术后持续用药的重要性。除了紧急手术外,患者还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例如,阿斯匹灵合并Clopidogrel的双重抗血小板用药是治疗急性冠心症的一线药物,患者需要服用至少一年。
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理事长陈志鸿教授表示,这项研究长期追踪了国内3000多名急性冠心症病人,其平均年龄为63岁。该研究的结果为制定急性冠心症治疗指引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呼吁患者应该积极控制病情,遵循医师的建议,包括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运动等,这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由网友『共同呼吸』至本站。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未经本站核实,读者可自行研判。若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