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肠病毒D68型首例 勤洗手也要洗玩具
近日,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学童间的接触愈发频繁。在此背景下,一种罕见的肠病毒D68型病例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卫福部疾管署公布的消息,国内上周发生了一起罕见肠病毒D68型重症病例,这是一名来自北部地区的2岁女童。这一病例的出现,再次提醒家长们需提高警惕,积极预防肠病毒的传播。
据了解,这名女童在发病初期出现了呕吐、发烧等症状,随后更出现了肌肉不对称、走路不稳等类似小儿麻痹的症状。经过检测确认,她感染的是罕见的肠病毒D68型。目前,女童仍在住院治疗,病情牵动人心。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家人均没有出现感染肠病毒的疑似症状,因此不排除是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的可能性。
肠病毒D68型是一种少见的病毒类型,自2015年至今,台湾仅报告了31例。虽然其导致重症的机率较肠病毒71型低,但其症状同样不容忽视。肠病毒D68型感染者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水和喉咙痛等,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和肢体麻痹等症状。与此肠病毒71型的手足口病等症状与之有所不同。
为了有效预防肠病毒的传播,防疫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和老师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饭前及如厕后应勤洗手;家长和老师在接触孩童前应先换洗衣物;要经常清洗孩童的玩具等物品。这些措施对于预防肠病毒D68型的传播同样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肠病毒感染人数持续上升。根据疾管署的监测数据,近四周来肠病毒就诊人次持续攀升,上周门、急诊人数已达1万4091人次。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更应该加强防控措施,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针对这篇关于肠病毒D68型的报道,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留言。有网友表示:“真是太可怕了,一定要加强预防。”还有网友留言道:“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平安。”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家的防疫经验,提醒大家共同为防控肠病毒努力。
我们要强调的是,预防肠病毒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我们也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共同抵御肠病毒的侵袭。